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巴菲特 买黄金不如买股票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巴菲特为什么不买A股股票的一些知识点,和巴菲特为什么不建议茅台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持有茅台股票十年是什么感受
  2. 巴菲特为什么不做短线
  3. 巴菲特为什么不买A股股票
  4. 巴菲特抄底苹果大赚11亿,为啥他总能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持有茅台股票十年是什么感受

持有茅台股票十年的人,在我看来,只有公司的股东才会这么长时间持有,一般机构投资者,包括散户,谁也无法这么长时间持有的,如果有,那他就是真正的神人了。

从十年前的百元股,到现在的上千元股,还继续持有,就算这个人心态再好,对有这么大的股价会无动于衷,除非这个人有亿万身家。

还有就算有这么一个人,能看准所谓的价值投资,能算出十年后有这么高的价值,那这个人真的太不简单了。谢谢

巴菲特为什么不做短线

什么是价值投资?

短线说明你的预判错误,在投资之前没有做好调研,实际观察。而在买入之后急于脱手,是因为自己的选择发生了错误。在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这本书,格雷厄姆就强调了,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分析师投资,其主要策略是在投资前做事前调查,获取充分的信息,信息包括行业,也包括企业,有财务报表,也有私人走访,你要对企业人财物,供销存过程全面把握。再进行投资。这种做法对于初期的投资人非常辛苦,一度有人蹲点工厂,数工厂货车数量。也有人去饭店,点算就餐时间就餐人数。最终形成一个体系的价值判断。这个判断不会在大方向上出现错误。比如这个行业的需求一般是清晰的。比如食品行业,金融行业。而这个企业在这个行业中一般不会跑偏。

这就是价值投资。从宏观到行业,再到企业。你都了解了。然后再去股市,像买白菜一样,你要和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只是股市里面没有小商小贩,股市里面有两种商贩,一种是中间商,赚差价的做市商,或者坐庄,但是如果你要收购一家企业,做市商可以让你便宜的买到,另一个就是除你意外的其他投资人构成的市场先生。市场先生会犯错误,有时候贵,有时候便宜。你当然要和他讨价还价,你希望买进来的时候足够便宜。如果你买贵了,也就意味着你花了未来的钱,为今天的公司买单。

为什么巴菲特不做短线?

实际上巴菲特也做短线,如果你的短线是上午买下午卖,巴菲特没有这样的投资。但是如果你买进来,几个月后发现自己看错了公司,出现了重大误解。那么做法是马上脱手。对于巴菲特,其真正投资技巧在投资之前。你到之后亡羊补牢,大多数是为时已晚。深思熟虑,才是投资的主要方式。想明白了,不要管市场波动,用批发价拣选低估的股票。

巴菲特为什么不买A股股票

一个遭遇投资者反复不断吐槽的市场,怎么能够吸引巴菲特他老人家投资。

巴菲特在很多时候场合说中国股市有吸引力之类的话,可是就是不出手投资A股,历史上投资港股也不多,中石油、比亚迪和邮储银行是三个典型。中石油是巴菲特捡了一个大便宜。巴菲特根本没有成立投资A股的团队,怎么投资A股。

A股部分专家媒体总是不断的引经据典,证明A股对外资有非凡的吸引力,证明A股的牛市,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A股对外资有吸引力,不去证明外资也会接踵而来,现在问题是QFF属于真正的外资,可是投资股票的比例相对于可用资金而言,是一个很小的比例,说明A股对外资吸引力不是那么的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而已,至于北上资金增持A股,我们需要理清一些马甲资金。

A股最大问题是偏重融资,股市波动很大,牛短熊长,而且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成堆,黑天鹅闪现,这样的资本市场,要说吸引力很大,价值洼地,全球资金避风港,那是不客观的,美国股市从来没有媒体专家去论证对外资具有吸引力,可是美国股市依然新高不断。A股被专家论证是价值洼地全球资金避风港,结果也没有走出史无前例的牛市,也就是一个强反弹而已。

A股最大问题就是动不动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确实没有IPO就不叫股市,但不能说支持,支持一词意味着一种利益的让渡,而不是投融资的平衡,要想增加投资者获得感,需要的是投融资平衡。

专家越是力证牛市,越是力证对外资的吸引力,实际上背后是一种心虚的体现,如果真的有牛市,是不需要力证的,真的对外资有着无穷吸引力,也是无需证明的,外资自然纷至沓来。

巴菲特抄底苹果大赚11亿,为啥他总能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并非巴菲特刻意这么做,而是因为他多年来秉持的四种类型的投资方法,这才屡屡让他的投资呈现“别人恐惧我贪婪”的外在表现。

目前,巴菲特仅持有两只科技股——IBM和苹果

先说说巴菲特投资苹果这件事。

熟悉老巴投资偏好的人,大多知道他不那么喜欢科技类公司,而更多偏爱消费类公司。所以这次出手购买苹果,着实出人意料。

当时,苹果公布的2016年二季报收益同比下跌了13%,市场对苹果前景充满担忧,索罗斯、高盛等华尔街大佬相继抛出;就在此时,巴菲特却豪掷10亿美元,结结实实的做了一次“接盘侠”,而且是从二级市场购买苹果股票,以至于有人怀疑,老巴是不是老糊涂了,或者有内幕交易?

由此,苹果成为了巴菲特的第二只科技股。

从市场公开披露的数据来看,巴菲特在去年一季度,苹果股价低于100美元时首次买进980万股,随后在股价100~120美元时、116~122美元时逐步增持,目前持有约1.3亿股。

从结果来看,苹果最新股价为160美元,苹果市值已涨至约8000亿美元,其股价累计涨幅超60%。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盈利很可能会更大。

巴菲特解释购买苹果的原因:“我把苹果公司当成消费品公司,而非科技公司,因为iPhone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好吧,所以说老巴从根上还是不看好科技类公司,哈哈开个玩笑。

巴菲特投资的四种类型方法:烟头型、芒格型、黄油球型、冰淇淋型

这次购买苹果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烟头型案例。

1、烟头型及二代烟头型公司

又叫“雪茄烟蒂”论。这是由巴菲特的老师——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一度是巴菲特早期投资奉行的理论。

我们设想一个场景:一个烟瘾很大的烟鬼,如何免费吸两口烟?他可以在购物商场门口等着——因为,那些正在抽烟且正准备进商场的人,会在进门之前把眼扔掉,这时候那个烟鬼就可以捡起来吸两口。虽然上面有口水,但这两口烟是免费的。

虽然我们觉得恶心,但再强调一遍,这是免费的。

放在投资中,好比你可以买一家看似很差的公司,然后可以通过拆分再大包的方式,把公司卖掉,这样往往能多赚点。但由于“口水”的存在,你在处理具体的拆分转卖时,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比如劝退员工)。上世纪八十年代,巴菲特投资的一家风车厂就是烟头型投资案例。

后来,巴菲特改进了方法,称“二代烟头型”。比如这次购买苹果股票。

虽然财报出现显著下滑,但苹果管理层,尤其库克是很出色的CEO,而且苹果当时高达2000亿美元的现金资产,差不多是苹果公司市值的40%,这意味着苹果可以很轻易的从暂时的衰落到随后的复苏,甚至再次活力十足。而且,当时苹果的PE只有约10倍,如今市盈率也只有17倍。

巴菲特2011年投资的IBM也算是二代烟头型公司,包括彭明盛、郭士纳在内的管理者都很优秀,而且IBM不缺现金,市盈率也只有十几倍。虽然现在老巴减持了IBM,但这笔买卖还是很划算的。

2、芒格型公司

真正让巴菲特及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赚钱的投资,多来自“芒格型公司”。

简单说一下芒格(查理·芒格),他是巴菲特的“亲密战友”、老巴身边的顶级智囊,被誉为巴菲特“最后的秘密武器”。这里不单独介绍了,推荐一本关于芒格投资理念与智慧的书——《穷查理宝典》。

芒格与烟头型最大的区别在于,烟头型公司往往质地不佳、正处于发展低谷期、股价很便宜,而芒格型公司恰恰相反,质地优良、蒸蒸日上,因此股价较贵。对于芒格类公司,巴菲特有一系列判断标准,力求证明这家公司不仅利润保持增长,市场占有率也保持递增,而且公司不需烧钱就能达到这一理想状态——这与滴滴、OFO、饿了么等国内互联网消费行业巨头的发展理念不一样。

近年来,巴菲特投资最具代表性的芒格型公司有两家,一家是“路博润”,一家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公司,2011年被巴菲特以97亿美元收购;

另一家是“IMC”,中文名“伊斯卡”,来自以色列的刀具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切削刀具生产厂家。2006年巴菲特入股,2013年全部买断,总共花费60.5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可能大多数人根本没听说过,但正因如此,两家公司股价并不高但表现极佳,据说年化收益已经远超20%。在2012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甚至表示,伊斯卡为伯克希尔除保险业务以外,最赚钱的5家公司之一。

另外,巴菲特曾于2008年入股中国的比亚迪,并取得了不错的回报——从报表来看,比亚迪也应该属于芒格型公司。

3、黄油球型公司

指的是那些获取现金能力很强,具有突出的品牌优势,但发展趋缓的公司——最关键的是,这些公司具有良好的分红能力。这就好像我们拿到一颗黄油球,只能含在嘴里慢慢舔,满足感是一点点累积的。(别告诉我你咬着吃......这只是一种形容)。

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比较偏好投资这类公司,比如那些大众消费类企业,吉列、好时、亨氏食品...虽然从中赚取了大把的分红派息收益,但颇有些讽刺的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公司虽然每年都赚的盆满钵满,但却从不派息,所以你会看到如今他的股价高达28万美元/股。

对此,巴菲特解释为“要确保其子公司的所有资本需求都得到满足。”

4、冰淇淋型公司

在公开场合和其他关于巴菲特的专著中,你看不到这个类型的公司。

冰淇淋型是第一财经周刊主编崔鹏先生归纳的。

话说,有一次崔鹏先生和前女友约会,她买了一大堆冰淇淋吃,崔鹏问为什么?女孩说小时候她就爱吃冰淇淋,但没钱买;现在长达了,挣钱了,终于可以可劲儿吃了~

这是一种“冰淇淋”情结,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情结,股神巴菲特也是。

众所周知,巴菲特有一种“报业”情结,或许源于小时候他当过《奥马哈先驱报》的报童,而且他很喜欢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让大家多了解他的看法。

后来巴菲特有钱了,他除了收购儿时青睐的《奥马哈先驱报》,还收购了《华盛顿邮报》。2011年,巴菲特又斥资1.42亿美元,收购MediaGeneral(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旗下63份报纸。

当然,这些大大小小的报纸,有些确实为他赚了些钱,有些则没有,收购这些报业的营收情况,巴菲特自2012年以后,就从没在公司投资年报中披露过——可能因为不论盈亏,这些数字都无法影响到整个伯克希尔哈撒韦利润的千分之一吧。

所以,你可以把冰淇淋型公司,理解为老巴的“玩票”之举。

没错,是让人家是股神呢!有钱,任性一把又何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巴菲特为什么不买A股股票和巴菲特为什么不建议茅台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巴菲特不买A股,是对的

标签:# 不买# 我的# 巴菲特# 为什么#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