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的一些知识点,和哪个专家建议不发展航母的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不能造一艘长度能够让飞机正常起降的航母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让飞机可以在航母上正常起降?你可拉倒吧!您这想法太过天真了。
首先您要知道一点,大海他可不是您想象中的那样,是平的。
咱别的不说,您看看那小波纹,那小浪花,看着挺好看的,这可都是航母和油轮这样的大个头船舶的杀手。
您也别惊讶,解释一下您就明白了,小波纹小浪花这是您看到的,往深了去讲,这航母在大海上他受到的浮力其实是不均匀的。
当然了这点子难题,对于现在航母的制作材料上,还是能扛得住的,够硬就行。
但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您把海平面放大了看,这大海是一个波峰加一个波谷在不断的激荡的,不然没有风的大海上,船就算是没有动力,船都能在动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种波峰波谷比较大,他还浅一点,拿肉眼看不出来。
那么说道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您这航母的长度如果超出了这波峰和波峰之间的距离。他这航母就相当于,被两个波峰给架了起来,中间虽然不是悬空的,但受力大多数就压在了两个波峰之间。
您自己猜猜会发生什么?这就相当于用两个手巴掌去反复的掰扯一块木头板子。
您应该听过金属疲劳这个词吧,时间长了,航母的材料一疲劳,就得从中间给掰断了。
这还是平常情况,掰断需要的时间也长,能凑活几年的时间。
但您要是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哭都来不及,这船要是太长架到两个大浪的头上,中间可真就悬空了,命运如何,您可以使劲的猜猜。
您别以为这不可能,要知道以目前飞机的小体格,还有屁股上喷射的火焰,没有个一公里的长度,这几乎停不下来的。
一公里长度的航母?您感觉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当然了,说道这里有些小伙伴感觉不服气,钢铁很硬的。
咋说呢?硬他也的复合自然规律,不然牛顿老先生也不答应不是?
这么说比较空,小编给您举个例子说说,您就明白了,事实胜于雄辩吗?
您知道到现在世界上最长的一艘船有多长吗?大概有四百五十八米,就这长度比躺下来的艾弗尔铁塔都长。
可您知道这个铁家伙的排水量是多少吗?八十二万吨!
吓到了吧,就这排水量,被两股巨浪真要是抬起来,重力是一个何等恐怖的重力,他自己能把自己弄折了。
您就更加别说一公里长度的航母了,这排水量咋也得翻一番吧,一百六十多万吨。
就这俩数据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都不需要小编过多的做解释了。
所以这艘最长的船,虽然下水有三十年,但真正跑到海上航行,也就是不到八年的时间,这中间还磕磕碰碰的,没那个船长愿意长时间的开着这么个家伙在海上溜达。
原因您应该猜到了,怕走半道上就被掰成两半,所以这船只能成为鸡肋搁到哪里了。
您要知道,大海中波峰和波峰之间的距离才两百米,这家伙的长度却达到了四百五十多米。
其实早在这艘船之前,就造过一艘长度在四百一十二米的船,这家伙更倒霉,从服役到结束服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
这艘船之所以挺识趣的,原因是军舰,不好使就不能讲究。最长的那艘船,之所以磨磨蹭蹭的弄了三十年,原因是这家伙是一艘货船。丢了可惜,吃起来没味道。船主心痛的一把鼻涕一把血的抹眼泪,真赔了。
目前超大个的船舶,能抗的动这种大自然推到眼前的这道难关的,就目前的技术,长度撑死了也就到了三百七十米左右,再长的话,任何金属承受不住那种拉扯力。
所以您真要想来个一公里的长度的航母,那就得等材料界看什么时候有这方面的突破吧,至于其他的,您就别想了,啥方法搁到这上面都不好使。
其实对于不能造太长航母的原因,小编就说了这一条,其他还有。您比方说,航母是开动的,他自身有动力,他是迎风破浪的往前走,您这太长了,在大海的浪涛里头钻进钻出的,他也是容易折断的。
再有就是钱的问题,目前为止一艘核动力航母价格也惊人,别的不说一艘福特级的核动力航母一百三十多亿美元。
当然也有便宜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常规航母也得八十多亿美元。
这东西造价就摆到哪里,你还来一个超大个的,这咋也的翻番,平时的维护拉,吃喝拉撒了,那就更加是一个天文数字。
毕竟一公里的长度,这家伙压根就是一座浮岛吧,上面的人员,设施每天的消耗绝对是一个你想不到的数字。
别的不说,就说那艘历史上最长的船,他的第一任船主,在船造了三年后就破产了,就这船还没造好。
对了,最后说一句,船大了带来的另一个麻烦就是,船吃水比较深。
就拿最长的那条船来说,他吃水达到了二十四米,以至于他无法通过世界上很多的航道,比如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等,只要是人工开凿的他都过不去。
那要是换成一公里长的航母呢?别想了,更过不去的。
好了,题主的问题,就说道这里,接下来,咱来说说各个国家对航母甲板长度的一个研究历史,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瞅。航母这东西是个大杀器,就现在国际上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的,您就看哇,美国的总统一准在四处张望:“我们的航母在哪里?”
1917年的白眼巨人号,到现在航母发展了多少年了。
一开始航母都是被作为辅助性武器来看待,毕竟这家伙皮薄馅还大,机动能力还不够,跟不上主力舰队。
所以通常被用来搞个飞机侦查,弄个联络,来个通讯,甚至是整个医疗护理站啥的来看待。
这后来随着飞机的发展,哎这航母就有了盼头了。
毕竟一开始飞机飞出去了,飞行员就拿着一把小手枪进行空战,对地面目标攻击,也仅限于丢几颗小手榴弹吓唬吓唬人而已。
后来,飞机就开始装上机枪了,这一装还不止一挺,顺道还能携带上百公斤的炸弹或者鱼雷能够对地对海进行攻击。
这一下就把航母的地位给捧出来了。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1940年十一月十一号的时候,英国人的航母光辉号,就搞了一次偷袭,二十一架战斗机,突袭了意大利的一出军港。
您要知道,这个奔袭的距离达到了三百二十公里,就这么二十一架木头板子加布条造的飞机,飞过去之后,丢出去十一枚航空鱼雷,外加五十二枚重型航空炸弹。
一口气就把意大利的加富尔号给炸了个细碎沉到大海里头去了,除此之外利多里奥号和杜伊里奥号,再加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被炸弹直接命中,重伤躺在港口里头动弹不得。
而这二十一架飞机,也仅仅被意大利打下了两架,还有两架因为太过老旧出现了机械故障,受到了损失之外,其他都完好无损的飞了回来。
而这一攻击,让意大利的整个海军,在一年内没有了多大的作为。
就这战果,如果是让英国海军军舰上去围殴的话,自己军舰受损就不说了,也不见的能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别的不说当年围殴俾斯麦号,英国海军自己被打沉了一艘,重伤一艘,这还是多打一啊。
就这还没能把俾斯麦号留下来,最后没法子了英国人用一大半的军舰建立起了一条拦截线,然后靠着从皇家方舟号起飞的九架飞机,用鱼雷将俾斯麦号给留了下来。
所以航母就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
咋说呢?在二战时期,飞机也不用什么弹射不弹射的,航母那点子甲板就足够飞机起飞的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要说了:“你可拉倒吧,二战那会就有弹射器了!”
您这说的没毛病,确实二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弹射器,只不过那会不是蒸汽弹射,而是液压弹射或者是压缩空气弹射。
但航母上的飞行员大多都不愿意用他,嫌麻烦!因为这个时候的飞机还比较轻,动力来自于那俩螺旋桨,所以起飞速度也不大,航母那点甲板就能凑活着用。
直到后来出现了喷气式飞机,那家伙不仅是铁的,屁股还冒火,红丢丢蓝汪汪的,起飞的速度也要求快很多,弹射器这才被人们所接受。
咋说呢?飞机是越来越重,起飞速度要求是越来越高,配合蒸汽弹射也不见的够用。
所以英国人在发明了蒸汽弹射之后,又琢磨出了斜角角落甲板和巨型的舰体,来抵消飞机越来越高的起飞速度。
以至于后来英国人和苏联人还想尝试垂直起降的战斗机,用来节省航母那可怜巴巴的甲板长度。
咋说呢?垂直起降的战斗机,本身就有和固定翼飞机无法抗衡的难关,所以这种起降方式,就一直没有推广起来。
当然了,研究飞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飞也不仅限于以上的方法,很多国家开始投入到飞机短距离起飞这个项目中去了。
毕竟您只要压缩了飞机起飞的距离,压缩到航母甲板那么长,同样可以达到起飞的效果。
您比方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二代机,三代机就有很不俗的表现。
米格—23他就能把之前超音速飞机起飞距离压缩40%,这个数据很可怕。
就这种飞机,把航母的倾斜角技术搬出来,都不用弹射就能飞天上去了。
到了三代机的时候,一些个飞机都可以做到二百米到三百米的短距离起飞。
您比方说F—15和F—16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当然这是在没有挂满弹药,装满油箱的前提下出现的数据。
如果装满了弹药,加满了油箱,起飞距离可以控制在四百五十米到六百米之间。
后来出现的三代半加装了鸭式布局,短距离起飞的效果也很不错,您比方说法国的阵风M,他可以在不到二百四十米的距离进行起飞,满载的时候不超过五百米。
其实技术发展到现在,很多三代机压根就不用借助外力,在平的甲板上就可以实现起飞了。
您也别惊讶,您比方说美国的F/A—18战斗攻击机,他就可以在航母的甲板上,而且是那种不带倾斜角的直甲板上,用二百米的长度实现起飞。
说了这么多,估计很多小伙伴要说了:“你咋老说起飞呢?降落咋的?还真就不一样?”
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就探讨过飞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为什么老是使用阻拦索,阻拦器的事。
在这里,小编简单的说一下,首先您记住一点,飞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他不是把速度降到最低实现降落的,而是把速度开到最大进行降落的。
没听过小编分析的小伙伴,估计会敢到惊讶:“还有这事?”
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因为飞机在航母上降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上边的文章中已经说了,航母在大海里,大海其实是不平的,而且这种不平是动态的不平,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航母其实晃动的,上下起伏的。
那么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就要遇到一个问题,他落在甲板上不是落上去的,而是直接砸在甲板上的。
你想哇,飞机这么一砸,赶巧了甲板向上这么一伏,这种伏如果幅度小点还好说,可伏的动作大一点,这就相当于向上顶了一下。
一砸一顶的情况下,飞机不再是用轱辘在甲板上转动了,而是像皮球一样蹦跶起来了。
好吧,就这么蹦蹦跶跶的,您感觉飞机能降落吗?
不能啊,不能降落,这就需要赶紧的加快速度起飞,但航母的甲板就那么长,很短的,你的飞机降落已经用掉了一部分长度,您感觉如果速度降到最低进行降落,飞机还有机会脱离甲板飞起来吗?
飞不起来的,他会一头扎进大海里头的。
可您要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降落,那么就会争取到这个起飞速度,用最短的距离起飞,从而避免这个危险。
您要知道,每十架飞机当中就有一架要遇到这种现象。
所以啊,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实现降落,你不得用阻拦索和助拉器吗?
降落这块您讨论甲板不用阻拦索,这基本上就没戏。
当然起飞的时候,考虑一下用压缩飞机的起飞距离,降低飞机的起飞速度,到是可行的。至少以目前的技术,材料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只能走这条路。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俄唯一的航母会不会就此报废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9年12年12日、正在俄罗斯“摩尔曼斯克”进行维修的俄罗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上将”号再一次发生维修过程中的生产事故、发生火灾,事故发生在航母第8甲板区段动力系统舱、大火??已经扑灭,事故造成10多人受伤、其中1人死亡、多人重伤……“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空母舰、是俄罗斯现役的唯一一艘中型航空母舰/Aⅰrcraft.Carrⅰⅰer.AdmⅰⅰraI.Kuznetsov!
1985年下水、1991年正式服役(前苏联海军)。该航母长:306米、宽:72米、吃水:10米、最大排水量:6.179万吨、最大航速:29节、舷号:063
“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空母舰是前苏联/俄罗斯1143.5型首舰、也是前苏联/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用“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多灾多难”来形容“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空母舰一点都不为过!
“库兹涅佐夫上将”号刚刚加入前苏联海军服役、前苏联解体、今天的俄罗斯继承接管了“库兹涅佐夫上将”号、成为俄罗斯海军唯一艘航母。
从1991年服役到今天大大小小的事故不断、火灾事故已经发生多起、这一次之所以进行维修、就是因为一起起重机倒塌事故将飞行甲板砸了一个大洞……
12月12日第8甲板区段动力系统舱维修过程中又发生火灾、造成死亡事故、具体航母受损情况俄罗斯方面正在调查处理过程中……。
那么、经过又一次折腾、“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空母舰能不能继续服役?
那要看这一次舰体和关键部位损失情况了、还要看受损部位的修复的难易程度来决定了。
拭目以待吧!生不逢时、多灾多难、命运多舛的“库兹涅佐夫上将”。
航母过时论再起美国,为什么
最近的新闻也值得关注,2012年1月22日,“林肯”号航母穿越霍尔木兹海峡,与先期到达的“斯坦尼斯”号和“卡尔·文森”号会合。加上3月份赶赴该水域的“企业”号,美国海军将以4艘航母的实力来落实国防部长帕内塔关于伊朗发展核武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美方“红线”的强硬表态。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一些官员和学者抛出“航母过时论”,就像当年抛出“核武无用论”一样,原本就没打算影响美国,他们更想影响的恐怕是那些想发展核武、航母等战略武器,而在前进道路上又受到来自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制约,尤其是美国制约的国家。
美国没理“核武无用论”,成了拥核、用核和高举核大棒的第一大国。同样,美国也没理“航母过时论”,一代又一代地持续发展航母,其中玄机,耐人寻味。但通过对其新一代航母首舰“福特”号航母技战术关键词的分析,也许可管中窥豹。
正在加紧建造的“福特”号舰体宽40.8米,飞行甲板长332.8米、宽78米,满载吃水12.4米、排水量10万吨,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巨无霸”。
为什么美国不再争论“大与小”,而直接发展大型甚至超大型航母呢?
看看中国军事科学院王长勤是怎么说的:其实,美国早先也像其他国家一样,一度陷入“大与小”的争论,也建造过像“突击者”号和“兰利”号这样的小型航母。但美国总结经验后认为,相对于中小型航母,大型航母的效费比和作战效能更具优势。美国海军统计发现,建造一艘能够搭载75架舰载机的大型航母,与建造一艘能够搭载55架舰载机的中型航母相比,实际费用只高出8%,而实战中的舰载机出动架次却要高出1倍。
此外,中小型航母建造周期短、所需经费少,但吨位小、适航性差,舰载机数量少、防空和反潜作战能力弱,空战、反舰、对地攻击能力更弱,根本满足不了远离岸基基地的作战需求。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开始弃小求大。美国现役的11艘航母,全部是排水量8万吨以上的大型航母。
当然,美国的弃小求大,有其全球独霸战略的强劲需求,也有自身超强经济、科技实力做支撑。但作为国之重器,航母的大型化确实是维护大国、强国利益所必需的。试想,如果美国没有如此海上“巨无霸”,其将如何兵部别国外海、如何圈占海外“核心利益”、如何推行全球霸权?有消息称,美国的“空海一体战”构想,就包括新一代“福特”号航母战斗群首先部署西太平洋。
一如“企业”级和“尼米兹”级,“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继续选用了核动力。为什么美国不再争论“核与常”,直接发展核动力呢?美国的主要考虑是,核动力航母续航能力强,全寿命周期效费比要大大低于蒸汽轮机等常规动力。且核动力航母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有利于实现全电力推进,满足电磁、激光等高耗能新概念武器的用电需要。
“福特”号航母安装了两座A5W压水堆。它在50年的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堆芯,相当于“福特”号具有了理论上的无限续航能力。它提供的强大动力,能使“福特”号的航速达到30节以上。13800伏的配电系统,提供了60兆瓦以上的电能,能够满足全电力推进、电磁弹射、电磁及激光武器的用电需求。
在这艘新航母上,仅4部电磁弹射器同时充电就需16兆瓦。它能在较大范围内精确调控弹射推力,能穿插弹射几吨到三四十吨的无人机、有人机,日均弹射160架次,峰值可达270架次,如此高能耗,传统的蒸汽轮机根本无法保证。
“福特”号航母配备有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等新概念武器和F-35B、F/A-18E/F、E/A-18G、E-2D、MH-60R/S、X-47B等舰载机,是典型的以攻为主、攻防兼备、空海一体化航母。
为什么美国不再争论“攻与防”,直接发展多功能航母呢?其实,美国在发展航母上,始终在走与苏联截然不同的路子。美国坚持空海军联合化、一体化,强调以空制海、以海助空、联合制权、协同攻防。而苏联始终没有摆脱空军和海军独立发展的模式,虽然也强调空军协同海军反击海上侵犯,但坚持的是以海制海、以空助海、协同攻防。
美国建造航母、选配武器,统筹的是对空、对海、对潜和对陆作战的综合需求,而苏联突出的是,岸基航空兵和舰载航空兵协同掩护潜艇突破反潜屏障的单方面需求。所以苏联海军长期奉行“优先发展核潜艇,大力发展航空兵,相应发展水面舰艇”的装备发展战略。比如,其1982年开工建造的“第比利斯”号(后被俄罗斯改为“库兹涅佐夫”号)及其后续姊妹舰,虽属本国的第三代航母,也达到了中型的5万吨级,但基本作战定位仍是独立攻防、掩护潜艇。尽管航母本舰配备了众多攻防武器,但与美国的大型航母战斗群相比,其综合能力悬殊较大。加上美国强调空海联合、空海一体,由空军负责制空权并参与对海和对潜作战,由航母战斗群负责区域防空和反潜、制海,相机实施对空、对陆作战,实战成效更是无法相比。
苏联深感彼此的差距,于1988年开工建造了装有蒸汽弹射器、能起飞包括固定翼预警机在内各种舰载机的8万吨级“乌里扬诺夫斯克”核动力航母,以期通过固定翼预警机增强空军和海军力量的协同,进而提高航母编队的综合打击能力。但苏联的解体、该舰的停建,终使这一期望成为泡影,也使美国的各型航母至今犹如“孤独求败”,难觅真正对手。
“福特”号航母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仍继续坚持空海一体、由海到陆的多功能,说明美国一贯坚持“以绝对领先的技术震慑对手”的装备发展思路没有改变,“以绝对联合的力量击败对手”的作战指导思想没有改变。
如果说超大型、核动力、多功能是“福特”号继承“企业”级和“尼米兹”级航母的传统,那么网络化则是“福特”号应网络中心战要求进行的革命性创新。
“福特”号通过加装信息栅格装备以及海军的“火力网”系统、主动化网络引导与紧急事件处理系统、智能化虚拟引导员、数字化视频地图、高级任务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基本实现了平台在线、武器在线、弹药在线和备附件在线,其网络化水平和网络中心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以舰载机为例,不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的舰载机,只是相对孤立的武器平台,其作战效能只能是数量的叠加。而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的舰载机,如F-35B、E/A-18G、E-2D、MH-60R/S、X-47B等,不仅具有独立获取信息和自主打击目标的能力,而且还可在线接收来自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空军以及空天、天基平台的各种信息和指令。
它作为物联网中的一个节点,既服务于整个网络,又被整个网络服务。其挂载的攻击武器,不仅可以接受本机的控制,还可以在线接受其他授权用户的控制,打谁、由谁打,以及在什么时间、地点、方向,用什么武器打,都是基于云计算的网络统筹,其适时性、有效性并不是数量简单叠加所能比拟的。
像X-47B这样的舰载无人机,将在作战中边侦察、边指挥、边打击、边评估打击效果,并在线接收、处理、分发和应用以上信息。像MH-60R/S这样的作战支援飞机,将能够在支援作战的过程中,根据在线信息直接对时敏目标、高威胁目标实施适时打击。
如电磁轨道炮、模块式激光武器,将能够根据在线目标指示,实施随动攻击。32兆焦电磁轨道炮,能以每秒2.5千米的初速发射炮弹,对340千米内的目标实施动能撞击。多模块激光器组合使用,可直接毁伤目标。
据美国海军评估,一艘搭载75架舰载机的“尼米兹”级航母,在3天的作战时间内,每天打击的目标数是248个。而搭载同等数量舰载机的“福特”号航母,其打击的目标数将达2000个以上。考虑其他武器的使用,其综合作战效能要高出“尼米兹”级3倍。
当然,“福特”号航母也绝非铁定的“孤独求败”。从航母与航母这种对称作战的角度看,它暂无对手。但从潜艇对航母、导弹对航母等非对称作战的角度看,它面临的威胁并不小。
此前,有美国防务专家指出,原本指望再帮美国主导大洋半个世纪的“福特”号,将面临超静音潜艇设伏、变轨及分导式反舰弹道导弹打击和超高声速反舰导弹攻击等多种挑战。
尤其是已经投入使用的变轨及分导式反舰弹道导弹,对于拦截巡航导弹的反导系统来说,其飞行高度过高;对于拦截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来说,其飞行高度又太低。若多枚导弹同时发射,加上分导式弹头的大范围杀伤,“福特”号要一一化解,几乎没有可能。就此来说,“航母过时论”也有其合理之处。
试想,无论是最新的“福特”号,还是传统的“库兹涅佐夫”号,如果不能有效应对诸多威胁,航母不就是摆在那里任人攻击的一个“大靶标”吗?
同样,相对于新型的以攻为主、攻防兼备、空海一体化航母,传统的小吨位、孤立性、近海式、防御型航母,若不顾彼此“代差”,硬碰硬地对称性对抗,无疑是拿长矛对步枪。所以,钻入“航母过时论”的争论中出不来,应该发展航母而不发展,那是中了别人的招儿!而不顾彼此“代差”,拿传统航母与新型航母硬碰硬,那是中了自己的邪!
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
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核潜艇都属于军事强国才拥有的战略性武器装备,而且研发的难度都很大,不同的国家在选择优先发展的方向上也是不同的,这个和国家的军事战略有关系,也和国家的实力有关系。
图为俄罗斯海军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俄罗斯发展核潜艇用的力量比发展航母大得多,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核潜艇都在俄罗斯。
比如说俄罗斯,他就会选择优先的发展核潜艇,至于航空母舰倒是其次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现在经济力量不够,发展航母这么昂贵的兵器实在也是造不起、用不起,所以也先只能放一放。另一方面也因为俄罗斯毕竟海区分散,互相无法支援,而且孤悬于世界的最北边,不冻港也不多,本身发展海军的条件就不够成熟,所以优先发展核潜艇还能做到战略打击和破坏敌人的制海权,优先发展航母只能是花钱又没用。
图为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俄罗斯海军发展航母的力度比发展核潜艇要小的多,唯一一艘航母还是继承自苏联。
比如说,俄罗斯的北方舰队往北是北冰洋,往南下大西洋则需要绕过英国和冰岛之间的海域,在这个航线上有英国海军的阻挡,还有挪威、瑞典等国岸基兵力的阻挠;俄罗斯的黑海舰队更惨,要出黑海先得通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非常狭窄,除非土耳其允许,否则怎么也出不去,就算出去了,也要面对欧洲南翼的意大利、法国、希腊等国的阻拦,而且整个地中海也处于欧洲岸基部队的打击范围,就算是要出地中海,就还要出直布罗陀海峡,可真是怎么也出不去了,反倒是核潜艇还能隐蔽的出入。
上图为俄罗斯海军亚森级攻击核潜艇,下图为俄罗斯海军阿库拉级核潜艇。
但是如果是美国,则要优先的发展航母。因为美国是一个海洋强国,美国的全球军事霸权实际上是建立在海洋霸权之上的,对于美国而言,他们独立于全球而存在,整个北美洲除了美国的盟友加拿大和威胁不到美国的墨西哥。古巴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有实力的国家,美国东西两边靠着大西洋和太平洋,对于美国而言,只要能够拿稳了两洋制海权,就能稳坐钓鱼台,静观世界大局变化,因此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威胁到美国本土。
图为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对于美国而言,再没有什么比拿下制海权更重要的军事任务了。
对于美国而言,拿下两洋制海权就能稳稳的压制欧洲和亚太地区,而这两个地区恰恰是世界历史上大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只要美国能够发挥离岸平衡的战略,就能够居于大国竞争中左右胜局的决胜地位。因此,美国必须发展航空母舰,而且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必须要把拿下制海权作为美国军事发展的第一要务。所以,我们也看到美国发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力量。
图为我国海军的核潜艇,如今我国优先发展航母的同时,核潜艇也在迅速更新换代。
而对于我国而言,则需要优先发展所有的力量,因为我国是一个海陆并进的大国,处于东亚地区,周边邻国很多,其中也不乏俄罗斯、印度、日本这样在世界军力排名前十的军事大国,如果要在这个地区确保安全和发展,就必须要从陆地、空中、海上进行全面的发展。何况我国如今是第二大经济体,也有海上贸易线和陆地贸易线需要保护,必须有足够的能力确保发展利益。所以我国也是同时发展了航母、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虽然三者都没有达到世界第一,但是也都在第一梯队。
图为我国海军辽宁号航母及其战斗群。
所以说,不同的国家发展这三种战略装备的优先级不同,完全要从国家的军事战略需求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从经济力量上去看。
文章分享结束,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和哪个专家建议不发展航母的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