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产后修复顺序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产后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产后涨奶怎么办
一、宝妈为什么会涨奶?
宝宝出生后,没有及时哺乳,哺乳间隔的时间过长,乳汁分泌多等因素,都会使乳汁没办法完全排出,乳腺管内乳汁淤积,从而引起涨奶。宝妈在产后第3、4天之后,涨奶的症状会比较明显。
二、宝妈产后涨奶要怎么护理?
1、热敷乳头
宝妈涨奶严重时,乳头会变硬,建议宝妈喂奶前先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按摩乳头,挤出一些奶水,感觉乳晕周围比较柔软之后再让宝宝吮吸。热敷时尽量避开乳晕和乳头部位,这两处的皮肤比较嫩,热敷的温度也不能过高。
2、用冷敷、冰敷减轻疼痛
涨奶感觉到乳房疼痛时,宝妈也可以用冷敷、冰敷的方法来减轻疼痛。不过宝妈在冷敷、冰敷前一定要先把乳汁挤出来。
3、调整哺乳姿势
宝妈给宝宝喂奶时,要是哺乳姿势不正确,很有可能会导致乳头破皮。宝妈给宝宝喂奶时,不要只让宝宝含住乳头,要让宝宝含住整个乳晕。
4、及时挤出多余乳汁
宝妈哺乳后,如果还感觉乳房胀痛,建议宝妈用吸奶器挤出多余的乳汁。使用完吸奶器之后,要记得消毒,吸出来的母乳要及时放冰箱冷藏。
5、按摩缓解
宝妈热敷乳头后,可以用按摩来缓解涨奶带来的不适感。按摩乳房时,要掌握正确的按摩姿势,一般以双手托住乳房,从乳房底部脚低按摩到乳头,再把乳汁挤到容器中。
6、饮食调节
宝妈要避免饮用过多的催奶汤水,尽量保证饮食清淡,避免乳汁分泌过于旺盛。
羊臣羚奶爸小贴士
宝妈的涨奶问题要是一直得不到缓解,疼痛情况还是继续的话,建议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产后哪些工作必须做的
产后必须做的6??件事情
第一件事:满月排毒发汗,越早做越好,只要在产后身体没有闭合状态下,早排出身体毒素,湿气,可以预防月子病。
第二件事:盆底肌骨盆恢复,无论顺产还是刨妇产,使打开的盆骨聚合,改善女人大屁股,性冷淡,辅助调理妇科疾病,预防漏尿,强力改正变形的盆骨,使臂部提升,胯部变小。
第三件事:子宫的保养,增加子宫弹性,更好排除子宫里的恶露和毒素。
第四件事:排残奶,养护乳房,疏通乳腺管,预防胸部疾病。
第五件事:预防产后脱发,一定及时补充钙。
第六件事:女人要好好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产后修复顺序是什么
产后三大修复:腹直肌修复、盆底肌修复、骨盆修复。
腹直肌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为上宽下窄的带形肌肉组织,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
有前屈脊柱,降胸廓,维持腹压、固定脏器位置的作用。同时对咳嗽,排便、活动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腹直肌分离发生机制:
腹直肌分离的发生是由于产后腹部肌肉松弛,腹壁紧张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复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态,多余的赘肉就会在腹部堆积突起。
自测:
仰卧位,双手放在胸前,头和肩轻轻抬离床面,如做仰卧起坐一样,用尺子(或手指)测量腹部肌肉间隙,在脐上和脐下下4.5cm处进行评估,≥2cm就说明存在腹直肌分离。
据统计:
·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更高(90.8%)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人有腹直肌分离,1年以后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腹直肌分离。
骨盆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所组成。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均有坚强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妊娠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稍许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对分娩有利。
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
骨盆的作用:
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接,是支持躯干、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结构(如图)。在孕期骨盆支撑着胎儿的重量,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同时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
骨盆内包裹着众多盆腔器官
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好像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接下来详细说明产后腹直肌修复、骨盆修复、盆底修复三者之间的关系。
骨盆修复到底修复的是什么?
·骨头:是不会变大变小的,即使经历了生产也不会因此而变大,更不会因为你做了“骨盆修复”而缩小。
·关节:组成骨盆的关节是能够微微活动的,被称之为“微动关节”,一旦这些关节发生错位、分离时,会让你疼痛难忍、坐卧难安,难道你会认为关节的微微变化就能导致的骨盆变大?并不会。
·韧带和肌肉:在孕期,盆底肌就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激素、体重、体围和腹腔体积等的变化使得盆底肌处于持续的受压状态,会逐渐松弛,加上子宫逐渐增大使得盆底肌被拉长无力,而分娩的过程又会进一步对盆底造成损伤,也就是说,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生产后都需要盆底肌修复。
·无论是盆底肌修复还是骨盆修复,他们的核心都是围绕着盆底肌的修复进行,而骨盆修复则还要针对骨盆错位进行纠正,而纠正的主要目标是韧带和肌肉,并不是指骨头的缩小。
盆底肌修复使骨盆间原本松弛的肌肉韧带变得紧致,从而促进骨盆的复位。而骨盆修复后有效承托起盆腔内的器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盆底受到的压力,辅助盆底恢复。
所以说:骨盆修复和盆底修复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骨盆修复应该包括盆底修复,而不是狭义上单纯的骨盆正位。
结论就是:产后可以同时进行骨盆和盆底肌的修复。
腹直肌修复对盆底的恢复有什么影响?
了解一下产后腹直肌修复的治疗方法:
1、自主锻炼
2、电刺激治疗,通过持续的被动收缩,提高腹部肌肉兴奋度,唤醒因分娩而受损的腹部肌肉,达到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目的。
·产后42天开始,3次/周,30min/次,频率50Hz,10次/疗程。
·患者仰卧位,将2对电极片分别贴于腹中线两侧2cm,脐上2cm和脐下2cm各一片。
前面说到腹直肌有维持腹腔压力的重要作用。无论哪种方式修复方式,都需要刺激腹直肌不断进行收缩与放松。腹腔是封闭的环境,腹直肌收缩腹腔空间变小,腹压随之增大。增大的腹压会进一步加大对盆底的压力,对于产后妈妈来说,盆底肌本就变得松弛薄弱,盆底受到长时间持续性压力,就会加重盆底的病负担。
同时增大的腹压,还会挤压盆腔内的各器官向下运动,而薄弱的韧带和肌肉无法有效固定器官的位置,膨出和下垂的情况就发生。
所以说:产后同时有盆底问题和腹直肌分离问题,不应盲目进行腹直肌修复。单纯存在盆底问题,也不应该过早进行腹部塑型(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运动。
那什么时候可以进行腹直肌修复和腹部塑型呢?
最好是等到盆底肌力达到3级以上,此时才更加安全。
总结:
1、产后可同时进行骨盆和盆底的修复,两者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
2、腹直肌修复、腹部塑型要谨慎,盆底肌力大于等于3级后在做不迟。
3、修复顺序:盆底肌修复&骨盆修复,然后才是腹直肌修复。
三者的关系,你明白了吗?
有哪些效果好又省钱的恢复方式呢?
1、盆底肌修复
前提:如果盆底肌达到3级(盆底肌力分为0-5级,4-5为正常)可以自己有效收紧盆底肌,且膨出下垂小于3度,就可以通过坚持做凯格尔锻炼促进恢复。
之前已经写过具体方法了,还是给大家放一个文章链接吧:
如初康复:盆底肌运动(凯格尔运动)应该怎样做
注:一定要坚持,一天3次,一次10分钟,一天累计锻炼30分钟左右,一周锻炼5-6天。坚持2-3个月可以看到明显效果!
2、腹直肌修复。
前提腹直肌分离小于3cm,可以按照上文的自主锻炼方法促进其恢复。
注:腹直肌分离不要做卷腹类运动,比如仰卧起坐,只会越做越严重。
如爱知暖,如月新生,更多产后问题,请关注我们【暖月阁】,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畅所欲言!
产后如何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
首先要看你自己是因为什么情绪不好,除了身体激素水平的原因影响产妇的心情,环境,孩子,家人等等因素都会让产妇情绪不佳。
如果是因为生完孩子不能马上进入妈妈的角色,那么请一个有经验的月嫂或者去专业的月子中心都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是因为家人伺候月子,过度干预产妇的活动,那么首先要考虑科学性,我是在夏天生孩子的,从回家第一天到出月子我基本隔一天一洗澡,孩子也是我自己照顾的,因为我不相信婆婆的照顾,我自己来翻到心情好。很多人觉得月子里多注意身体,这个我不反对,但是体质的好坏是决定你是否会有月子病的关键,绝对不是单纯的不洗澡不吃盐就能解决的。
最后是家人的理解与爱,孩子爸爸的爱能帮你解决大部分的心理不适!
希望能帮助到你。
产后修复顺序是什么和产后问题及解决办法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