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地震应知应会简短小知识

匿名 -
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知识图片

其实地震应知应会简短小知识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关于地震的冷知识和讲述,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地震应知应会简短小知识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幼儿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2.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3. 地震应知应会简短小知识
  4. 关于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有哪些

幼儿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地震知识。

2、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初步掌握发生地震时的一些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知识的课件(汶川、玉树地震的新闻及关于地震知识的录像、图片、地震自救的幻灯片等)

2、一段紧张的音乐。

3、幼儿曾经在电视或书上看过关于地震的报道。

活动过程

1、播放汶川、玉树地震的新闻,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力。

(1)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

(2)哪儿发生了地震?

(3)地震时,地面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刚才录像中那样的地面剧烈震动、摇晃的现象叫地震,地震是一种很少见但是危害却很大的一种自然灾害。

2、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1)教师逐一出示图片,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2)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曲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有的人被压在房屋、石头、砖块下面,等待救援;被救出来的人也无家可归,只能先暂时住在帐篷里。

3、播放地震形成的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

我们地求的表面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如果它运动的力气过猛,地壳上的岩层经受不住力的冲击,就发生断开,于是出现了地震。

4、集体讨论,让幼儿学会自救的方法。

(1)地震这么可怕,如果发生地震,什么地方是最安全的?

(2)发生地震了,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3)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4)万一你被压住了,你怎么办?

(5)观看幻灯片,让幼儿了解地震时应该怎么做。

小结: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善,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告,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验证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5、游戏《地震来了》。

(1)带领幼儿进入布置好的场地。

(2)播放一段紧张的音乐,教师说声“地震来了”,孩子们开始有序疏散。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1.预防地震:了解地震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避免在地震时站在窗户或危险的位置。

2.防火安全:保持火源远离易燃物,遵循安全用电标准,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确保通道畅通。

3.洪水防范:了解当地的洪水灾害风险,定期清理排水管道,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在洪水期间行动。

4.预防自然灾害:保持环境卫生,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尤其是在山区和海滨地区。

5.按照规定处置危险品:严格遵守危险品使用规定,避免危险品泄漏,及时处理危险品事故。

地震应知应会简短小知识

1、地震虽然不能精确预测预报,但还是有成功案例的,如1975年2月的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避免了近百万人员的伤亡。

2、远离高层楼房的窗户,避免楼房墙体坍塌,窗户玻璃碎片掉落伤害。

3、千万不能坐电梯,一但因为地震突然断电,就出不来电梯了。

4、如果在楼内往外跑近就往外跑,往楼顶跑近就往楼顶跑,“见天见地”都能跟外界接触相对安全。

5、逃生时不要带上贵重物品。

6、在室外不要靠近建筑物、电杆,应到开阔地带,蹲下或趴下避免摔倒。

7、在室内要迅速找到“救命三角区”,如顺着床边、柜子边缘卧倒,或藏身卫生间等高强度小空间,地震时往往不易塌陷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关于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有哪些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的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震闪就会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性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作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

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非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主要是说明已经发生的地震影响的程度。划分烈度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地震应知应会简短小知识和关于地震的冷知识和讲述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学习宣传贯彻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标签:# 简短# 地震# 小知识# 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