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朱熹的理学讲究什么

励志句子 -
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什么 为什么他的理学禁锢了中国人几百年

大家好,关于朱熹的理学讲究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冷知识朱熹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朱熹被看做理学的集大成者
  2. 朱熹的理学讲究什么
  3. 朱熹认为三道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4. 朱熹生活的时代背景

为什么朱熹被看做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是儒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人物,他被称为宋代理学和经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直接影响了之后的元、明、清三代,并在官方思想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他被尊称为朱子,是继孔、孟之后士人心中最为杰出的儒学大师。

而朱熹之所以有这样崇高的地位,是与他集理学大成,创造性的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儒家思想体系有关。

佛老盛行与儒学式微

虽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思想就被提升到官方主体高度,但实际两汉以后,儒学也是几经沉浮。

东汉末年社会的大动荡,唤醒了士人的自我意识,而儒学尽管在伦理道德、天人观念中独具一格,可因其繁琐迂阔,和过于荒诞不经的发展态势,并不能解决身处大时代背景下士人的精深焦虑,其社会权威地位日渐丧失。

曹魏时期的何晏、王弼以老庄学说注解儒家经典,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一扫两汉腐迂学风。

不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士大夫不满现实,太过追求精神自由,好清谈,不务实的弊端,注定难以解决现实问题,终究难以长久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唐朝建立后,其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使得在思想上除了肯定儒家礼乐治世的教化作用外,还大力推崇道家、佛教。

例如唐太宗曾推崇儒家道:“乐由内作,礼自外成,可以安上治民,可以移风易俗,揖让而天下治者,其惟礼乐乎!”;

而老子被追为李唐始祖,道教也被尊为国教,《老子》一书也作为策论必考,出现在科举考试当中;

至于佛教,玄奘取经后,历代君主都大肆崇佛,武则天更是自诩弥勒转世。由此佛老思想大兴,儒家独尊的地位更是遭到强烈的冲击。

尤其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王朝的社会混乱、经济凋敝,苦难中的百姓更多的信仰佛、道,以寻求精神慰藉,儒学式微的局面日益突出。

为此,鉴于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下降,社会秩序混乱,但凡有忧患意识的士人,都想重新兴盛儒学。

中唐时期的韩愈,提出了“道统说”、“性情三品论”,对儒家的“道”进行诠释,构建了儒家的“道统”。

即儒家之道一为“天道、地道、人道”,一为儒家核心的“仁义之道”。

韩愈重塑儒学,使得两汉之后佛老思想对儒家的冲击,而中断的道统重新确立,首开儒学复兴之先河。

宋代理学的兴起

韩愈构建的儒家道统论,和掀起的儒学复兴思潮,在北宋初年为孙复、石介等人继承。

孙复、石介等儒士,有感于唐末五代的社会混乱、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伦理道德秩序的他们,大胆质疑不适用当下社会的儒家经典注疏,批判了重章句训诂、繁琐释经而忽视儒家义理的汉唐训诂之学(训诂指解释、考据字句的意义),摆脱诸经注疏,自述心得,以诸子百家乃至佛老思想丰富儒家学说,重新训释经典,这种重义理,轻训诂的做法,便是开理学之端。

而之后的“二程”(程颢和程颐兄弟),率先重视和推崇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认为四书体现了圣人作经之意义(儒家经书主要指《诗》《书》《礼》《易》《乐》《春秋》),从中阐发义理,以义理说经,开治四书风气之先。

而且“二程”在继承前代道统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理论”,认为以“理”是作为宇宙本体的“太极”,是万事万物所根据的法则,是最高实体,是永恒、客观存在的。并且程颐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说,都改变了儒学在哲学思辨上的低水平状况,使儒学在思想上趋于哲理化、义理化,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体系。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民族危机严重。因求和政策的影响,宋廷任用秦桧为相,朝廷上下弥漫着因循守旧的政风。帝王昏庸、天理不明,儒家的道德理想沦为空谈,如何实现“内圣外王”,解决尖锐的社会问题,重建儒家思想,变得尤为迫切。

当时程学在南宋初年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在理学多元化的南宋学术格局中,因文本的散佚,程门弟子并不能把握到儒学的真精神。二是各学派的理学家们都面临着重大的理论问题,即“理”的内涵是什么?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儒家的本真精神将湮没,思想上注定多元无主,所谓的“太极”、“宇宙”都将成为空洞之言。

为此朱熹对周敦颐、二程、张载的文集校订编辑,阐发理论,重建理学文本系统。

通过对“理”的研究,朱熹认识到当时程学理论存在的不足,他曾总结道:然觉得今世为学不过两种,一则径趋简约,脱畧过髙;一则専务外驰,支离烦碎。其过髙者固为有害,然犹为近本,其外驰者诡谲狼狈,更不可言。吾侪幸稍平正,然亦觉欠却涵养本原工夫,此不可不自反也。

因此朱熹厘定理学内涵,他认为首先理是宇宙本体,是最高的善,世间万物的价值都是由“至善之理”这个价值本原派生的;其次理具有自然规律和价值准则的统一,一种行为应当与某种准则一致;然后理是仁义礼智的总名,蕴含的是道德价值的总体;最后人要追求“理”,需要格物致知以“穷理”。

朱熹的理学思想,使得哲学本体论与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结合,创建了哲学本体论、思辨性的哲学形式与儒家政治伦理相统一的思想体系。

而且朱熹的理学除了阐发义理外,还注意将义理与训诂相结合,注释四书,推行通俗的儒家四书教育,使得儒学义理便于被大众接受,极大的推动了儒学的蓬勃发展。

所以正是朱熹继承了北宋以来的理学理论,加以修正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确立儒学不可动摇的政治地位,才会有其理学集大成者的说法,并在儒家历史当中占据重要位置。

朱熹的理学讲究什么

朱熹(1130—1200),字元晦,晚年自称晦庵,江西婺原人。

三十一岁时正式拜李侗为师,李侗是程颐的三传弟子。他通过李侗继承了程颐的思想并加以发展,使“程朱理学”成为儒学的主流。朱熹生于福建,并长期在当地从事学术活动,其思想被称为“闽学”。朱熹是孔子以后我国封建社会最博学的学者,也是孔子以后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学大师。他在传统儒学思想中,熔铸佛家、道家思想,建立起庞大而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在所有的理学家中成就最大,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的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是最重要的,他著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朝指定为知识分子必读的教科书;他的注解,被明清两朝规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一、“理”与“太极”朱熹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理,这是继承二程的思想而来的。但他同时也吸收了张载关于气的学说,认为宇宙之内有理有气。“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这就是说,任何具体事物的生成,要有理,也要有气。理是一物生成的根据或本原,是“生物之本”;气是一物生成的材料,是“生物之具”。这个“生物之本”是看不见的本体,朱熹把它叫做“形而上之道”。气是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物质,它不是万化之源,是有形象可循的,所以朱熹叫它是“形而下之器”。他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这是说在形成事物的过程中,理和气都不可少。关于理和气的关系,朱熹认为:“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所谓理是主,也就是理主宰着气,气是由理制约的。朱熹认为具体的事物,它的理与气不能相离,没有先后的分别;如果溯本穷源,就应该是“有是理,然后有是气”,“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以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气则是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朱熹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这里所说的一理和万理的关系,就是所谓“理一分殊”的关系。正如太空之中只有一个月亮,但散映在江湖之水泊之中:凡是有江湖水泊之处,水面上都可看见一个月亮。这种理一分殊的关系,既不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因此他喜欢借佛教常用“月印万川”的比喻来说明他的理一分殊的道理。理普遍显现为一切事物,没有理,就不成其为事物。他说:“如一所屋,只是一个道理,有厅有堂;如草木,只是一个道理,有桃有李;如这众人,只是一个道理,有张三李四,李四不可为张三,张三不可为李四。”桃不同于李,张三不同于李四,这是说桃李、张三李四各有不同的理。朱熹认为这只是理的分殊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桃李、张三李四相同的理,正如他所借用的月印万川的观点一样。万川之月实为一月,万物之理实为一理,“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各自有一个理。”为了进一步说明天理无处不在,无物不容,“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朱熹又发挥了周敦颐的太极说。朱熹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理的全体,就是太极。理一分殊,也可以说是万物统一于太极,物各具有一太极。而太极又可以说是最根本的理,所以说“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至耳。”朱熹虽然把理叫做太极,但他说到太极时,总是指最根本的全体的理而言;说到理时,一般说来是指分殊的理。朱熹对太极做了更详尽的描述。首先,他认为太极是世界万物的根源。其次,太极本身无动静,无始终,是永恒的存在。但一切事物的生灭、动静,却都是太极作用的结果。再次,太极具有道德属性,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太极是万事万物的典型,万事万物的形成发展都以太极为归宿。二、“格物致知”与“知先行后”在认识论上,朱熹明确划分了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界限。认识的主体是人心的知,所以说“盖人的心灵,莫不有知。”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理,所以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认识的方法是“格物”,认识的目的是“穷理”。认识必须通过格物才能穷理,朱熹通过对这个阶段认识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他的格物说时,特别强调了两点:其一,是“即物而穷其理,一物有一物之理,格物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穷理。而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穷理。”其二,是“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于其极”,意思是指就已知的理推论到未知的理。朱熹的格物说,主张从认识具体的事物作为取得知识的开始。格物的范围可以说无所不包:“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所格的“物”,既指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也指社会的根本原则。实际上,他的注重点在封建社会的道德原则上。他的格物说虽然包含着求知的因素,但不在于以格物去认识自然界并发现其规律。格物是一种封建道德的修养方法。因为他所谓的“即物穷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都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格具体的物,是不能认识天理的全体的。而到了认识的最后阶段,即由部分的理认识到全体的理,就有赖于神秘的顿悟,这也就是他所说的“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通过顿悟,就可以得到一种全知全能的知识。朱熹在认识论上,也注意到了知行的关系。朱熹思想有三个重要论点:其一,就知行的先后来说,知先于行;其二,就知行的轻重来说,行重于知;其三,就知行的关系来说,知行互相区别,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朱熹认为“知先于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今人多数践履,皆是自立标致去教人。”因此他反对专门践履,因为不明白义理所在,只专门主张践履,践履就失去了明确的目的,从而也就不知道践履的具体要求,“义理不明,如何践履”。只有先明白了义理,才能做合乎义理的事,才能以义理作为标准判断践履的是非。福建建阳考亭书院朱熹提出了知,还是为了行。他说:“自古无不晓事的圣贤,亦无不通变的圣贤,亦无关门独坐的圣贤。圣贤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反对关门独坐求知,说明朱熹还是着重于行。但朱熹所说的行,主要是指封建的道德实践,而不是要求人们去改变自然,更不是改造社会。朱熹认为知行是相互依赖的,正如眼与足的关系一样:“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熹所谓的行,不是指科学的实践,而是指封建政治和道德上的实践,也就是朱熹所说的“操存涵养”。朱熹所谓的知,主要也是指封建政治和道德方面的认识,也就是所谓“格物穷清刻本《四书集注》书影理”。所以这两方面的功夫不但相互依赖,而且相互促进,才能最后达到知行统一。三、“人心”与“道心”朱熹认为“心”是知觉的作用,出于个人自私目的的是人心,出于义理目的的是道心。人心总是自私的,道心总难免遭受人心的蒙蔽,所以难以使它充分显露。正确的行为和动机,就是“道心”,不正确的行为和动机就是“人心”。封建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努力使道心处于支配的地位。使“人心”服从“道心”的支配。朱熹比较详尽地论述了道心和人心的关系:“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照朱熹的说法,道心是从纯粹的天命之性发出来的,所以是至善的,即使下愚的小人也具有天命之性,不能无道心。至善的道心常受形气的私情所蒙蔽,微妙而难显现。人心来自人的形体,它是从具体的气质之性发出来的,可善可不善。即使上智的圣人也是理气结合生出来的,不能不具有气质之性,所以也不能无人心。人心对外界的反应,常产生过与不及的偏向,不容易适得其中,故危殆不安。故超凡人圣的修养方法并不是消灭人心,而是使人心服从道心,使危殆的人心由危而安,微妙的道心由隐而显。这样,一切思想言行自然就会合乎封建道德标准。朱熹认为这种道德修养,最终的目的就是求仁。广义的仁是包括仁、义、礼、智一切封建道德的总的原则。仁指的是仁的本体,义指的是对仁的决断,礼指的是仁的具体仪节,智指的是对仁的识别。一个人求仁得仁,就是由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识别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这就是智。识别仁时,他又有充分的勇气决断,按照仁的原则行事,这就是义。他在按着仁的原则行事时,又能熟悉各种合乎仁的标准的仪式礼节,这就是礼。这样他才能完成求仁的目的。但完成求仁得仁的过程,归根到底有赖于战胜人欲、恢复天理,使人心服从道心,道心得到完满的表现。而仁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就是天理。朱熹认为修养的目的是求仁,修养的主要方法是主敬。主敬,是指体认天理的涵养工夫,做到精神专一,庄重肃穆,怀“畏谨”之心如事上帝,贯乎动静,表里如一。如此行事,就叫持敬。总之,“敬”的工夫,乃圣门第一义。

朱熹认为三道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到之中,心到急迫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一说明了读书的关键所在!心到,即集中注意力,只有用心去读,方可理解文中意思。如果读书三心二意,再有用的知识也会被拒之门外,不被自己所用,如此读书亦是浪费时间!!

朱熹生活的时代背景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关于本次朱熹的理学讲究什么和冷知识朱熹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人人会背,可 八百里 是什么意思 不是路程

标签:# 朱熹# 理学# 讲究#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