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你对周培公了解多少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讲述周培公的冷知识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什么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
周培公在破察哈尔,降王辅臣,大败吴三桂之后,受到了满族大臣的弹劾,康熙也多疑,害怕周培公成为第二个吴三桂。所以康熙在朝廷最终胜利之前撤掉了周培公,把平三藩的不世之功给了副将图海。然后调周培公为盛京将军,把周培公放到了满人的老家,以监视住周培公。
但是在康熙平定了三藩以后,郑氏台湾又成了康熙的手足之疾,而朝中却没有平台之人可用。所以康熙又想到了周培公,他要再度起用周培公,而这时离周培公被放逐已经过去了十一年的时间。康熙到了盛京以后,却发现周培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周培公也自知不起,在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以后,又把自己历十年之功完成的大清大清全舆图献给了康熙。
可就在康熙刚刚打开大清全舆图,被大清的疆域之大感到震撼的时候,却传来了周培公去世的消息。这时候的康熙默然答了一句知道了,并让李德全传旨满朝文武,周培公去世,停朝一次,自己为亡灵守夜。
皇帝亲自为周培公的亡灵守夜的消息传到满朝文武那里的时候,满朝文武难掩心中的震惊,这是因为皇帝亲自守夜是臣子难得的殊荣。在封建礼法严格的清代,规定了皇帝只需为去世的先皇和太后守夜(就像乾隆帝只为雍正守灵一样)。而康熙这一举动实际上已经违了祖制,那么康熙为何还要为周培公守夜呢?又为何要让满朝文武都知道自己为周培公守夜呢?
首先,在康熙皇帝的帝王霸业之中,周培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培公大破察哈尔,劝降王辅臣,大败吴三桂,又举荐姚启圣,毕十年之功成大清全舆图。就是这样一个为康熙王朝立下不世功勋的重臣,康熙却把他在雪国放了十一年,让其郁郁不得志而亡。康熙对突然暴猝的周培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我想更多的是愧疚与自责。所以康熙为周培公守灵一夜,以寄哀思。
其次,康熙如此对待功臣周培公,自然不免为百官诟病。康熙为周培公守夜,给了周培公极大的哀荣,自然可杜绝悠悠众口。康熙虽然在周培公生前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尊荣,但却在他去世之后给予他王爷都享受不到的哀荣,足以证明康熙的拳拳爱才之意。所以他才会广而周知自己为周培公守夜这一件事。
最后,在守夜结束之后,康熙召集百官训诫。文武百官实际上清楚周培公为何而死,也知道为何康熙贬其至盛京。康熙实际上就是借此机会在告诫满朝文武(尤其是满族大臣),不要只想着窝里斗,想着党争,想着排挤汉族大臣。而是要像周培公一样,实心做事,为大清真正的立一点功劳。同时也是在通过此事号召满朝文武团结一心,共襄盛世。
康熙通过为亡灵守夜想明白了御臣之道,他想明白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道理。所以在姚启圣遭到明珠索额图等人弹劾的时候,康熙才能下定决心,力挺姚启圣,姚启圣才没有变成第二个周培公。他也才得以被封西湖侯,荣华终老。
以上。
你对周培公了解多少
我就想看看又有多少人是抄百度百科的,说他做了盛京提督,最后卒于任上。你们也不去查查,盛京提督这个官职历史上压根就不存在,周培公怎么做的盛京提督?!
提督是什么?是汉军绿营的官职!盛京是满人的大本营,那里只有八旗官兵,连汉军绿营都没有,怎么可能有盛京提督这个官职?那里只有盛京将军。而盛京将军是掌管盛京军政要务(不止是军队,还包括政务)的头号人物,必须是正经的旗人担任,而且多是满洲八旗出身(甚至还有宗室成员),偶尔有蒙古八旗担当,连汉军八旗的人都没资格做,何况周培公一个没有入旗籍的汉人?所以那个百度百科纯粹是没有历史常识的人瞎写的,结果每次有关于周培公的问题都有人原封不动抄过来,也是挺可悲的。
然后说周培公,培公是字,他本名周昌。因为《康熙王朝》的热播而被人熟知。其实,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不是很耀眼,真实经历和电视剧中差别也很大。电视剧里他科举不顺,被康熙微服私访时发现,留在身边,屡出奇谋,坚定支持康熙平定三藩,率领一帮家奴平了察哈尔王叛乱,又劝降王辅臣,率军大胜吴三桂,因为担心他一个汉人建功太多而被召回,后命为盛京提督,受到监视,绘制《皇舆全图》,临终推荐姚启圣收复台湾。这故事真的是很荒诞啦。盛京提督的问题已经解释过了,还有个搞笑的就是皇舆全图,作为当时全国第一份最详尽的地图,居然是一个呆在盛京的官员闭门造车就能画出来的?你不用实地测绘勘察就能从无到有画地图了?这能准吗?要是你一个人在家翻翻书就能画地图,那京城的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早画出来了。
真实的周昌,在《清史稿》中都没有独立传记,他的事迹只是附在《图海传》后面。周昌原本是个小吏,因为辅佐振武将军吴丹有功被推荐做了个七品官。后来三藩之乱爆发,图海挂帅攻打吴三桂旧将王辅臣,吴丹也在军中,所以也把周昌带去了。因为王辅臣麾下几个人是周昌的老乡,他们劝王辅臣反正,还秘密送出情报给周昌,周昌报告图海,图海命他入城劝降,王辅臣果然表现了诚意,派人跟随周昌出城拜见图海。图海将此事上报康熙,康熙嘉奖周昌,授予他一个代理参议道官职(从四品),让他入城招抚,王辅臣父子率众投降。周昌入城前曾说自己的父亲在明末被流寇所杀,母亲割掉眼睛划破脸头撞棺木而死,希望朝廷能够表彰母亲的节烈。事后,康熙同意了图海为周昌所上的奏表,授予周昌布政使参政(正四品),并对其母予以表彰。
三藩之乱平息后,周昌被授予山东蓬莱道,摄布政使(代理三品布政使),后来因为跟当地的总兵不和,互相攻击,最后被罢官回家。回乡之后,赋闲的周昌还是喜欢谈论用兵,噶尔丹扰乱边疆,周昌还上书朝廷,分析利害,提出建议。最后,周昌在家中去世。
以上就是周昌的生平了,他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唯独劝降王辅臣这点是真的,而他跟图海的地位绝对是天差地别。至于他的结局,《清史稿》写的非常清楚,周昌“后卒于家”,死在家里了。他从山东蓬莱道任上被罢免之后再也没担任任何官职,说什么康熙重新启用他为盛京提督,然后他卒于任上,真是荒唐。
周培公的后人至今多少代了
应该有15代
周氏荆门一族为明代江西移民,属汝南郡系,爱莲堂下。周培公是周氏移居荆门后之八代祖,其父辈为周腾龙、启龙、起龙、成龙、化龙、云龙、飞龙、丛龙。这九兄弟并称“九龙”,“九龙生三公”,即培公、执公、玉公,均名显一时。周培公之父周化龙,丧生战场,母孙氏殉节自尽。幼年时,周培公靠奶娘龚氏(龚荣遇的母亲)抚养,供其读书,直到考取举人。周培公所处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已有300多年了,但周培公众多的世传口碑,美好的孝道家风,不仅教育着周氏后族,而且影响着当地的政风民风。
勤奋读书,才智超人。周培公出身贫寒,早年丧父,母亲为保持名节剜目自裁。十岁的培公,见到的是祖父辈留下的三大架书籍,靠邻居龚氏照顾度日。龚氏让自己的儿子龚荣遇去当兵吃皇粮,省下钱粮,艰辛地供培公读书。培公天资聪慧,记忆力特强,勤奋读书,大有进益,参加科教,因在试卷上未避讳皇帝之名而落第,流落街头。康熙皇帝在一次微服私访中,偶然听到周培公和一些举子在议论朝政,发现周培公学识非凡,遂带他回京奏对,赐进士出身,留尚书房行走。
周培公深知读书之艰难,知识之重要,他功成名就后仍不忘家乡人的读书之事,特在当地办一所义学,让附近的孩子免费入学,又购置一冲农田(又名义田冲),收的租课用作师生束修、文墨费,还在义学周围买义地出租,其租课收入用做义学的维修、扩建。在义学念书的后代学生,都各有所建,以不同方式报效国家。
广施教化,维系伦常。周培公身居高官,从不居功自傲,不以势压人,不参与当地政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意为群众办事。周氏家族家规甚严,修有周氏祠堂,订族谱,立族规,提倡一姓管一姓,各自管好自己的人。如有违章,先由家族管治,再交地方官府。民国初年,周氏祠堂犹存,原有顶戴、宝剑一类周氏遗物由当时官府集中保存,1938年日本入侵该地,建筑被毁。有一块碑文记载着周培公续订的《周氏族谱》尚存,文曰:“周家永文,士学贵作,先宗有应,万世昌盛,功高显名,德大封成,光前耀祖,国家必兴。”由于家族教规森严,在周氏一族中,很少有人犯事,使得周氏子子孙孙都遵循道德遗风,成为一支厚德载物的望族。
恪守孝道,造福桑梓。周培公辞官回乡尽孝,对父母的孝心感动了康熙,为之制碑赐桑。对有恩于他的龚嬷嬷一家,更是百般呵护,直至为老人家养老送终。为繁荣地方经济,周培公在斗笠岗购买了一片义地,让周边农户在此建房、开店,以致逐步形成了一个小集镇--斗笠一条街。使得南下拾桥、后港、沙市、转皮集、马良、石牌,北上荆门,直接育溪、当阳的商业活动和交通运输快速发展。那时商贾行人来往经过这里总是说斗笠岗热闹、官堰角的饭菜香。一直到解放初期,斗笠岗的义地小集镇都是当地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四方来往通道,直至新修荆洋公路,这里的生意才逐渐萧条下来。
刚正不阿,直谏良言。周培公一生刚正不阿,淡泊名利,敢于直言,深得康熙及其大臣们的赏识。他在献策平定“三藩”叛乱时,据传康熙召见时曾“亲承密旨”,这个密旨的内容是:“说服王辅臣,江山平半分”,即后人所说,周培公被封为“一字并肩王”。但平定“三藩”后,他却没有接受爵位;他远在盛京戌边,一病不起,却断然拒绝了皇帝的额外施恩;在解决当时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上,周培公奏请“女子放足”,“何不下诏禁止女子缠足,田中劳作的人很快便可增加半数。”康熙准奏颁诏(满族女子是不缠足的)女子放足。在处理国防事务上,他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其主要是来自于外国(俄罗斯)侵略和国内分裂主义分子(三藩、葛尔丹、台湾),建言尽可能让满、汉矛盾淡化甚至调和;他带病编制了《皇舆全图》,让康熙皇帝高悬殿内,不忘国家统一,并作为皇子“反省自察”场所的背景,以警后世。
家教有方,泽被后世。周培公有子周家齐为文林郎,周家麟为海县正堂,周家祥为教谕正堂,周家相为乌程知县,均各有所成。其六子家相,字二南,后来出任浙江乌程知县,能清白自矢,公正执法,广为当地百姓称颂,后因操劳过度,卒于任内,当地百姓把他尊奉为该县的城隍神,长期供奉,以志纪念。周家相在《湖北先贤诗佩》有传,并录有其诗一首。由于家教森严,周家子孙都能遵循传统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周培公为什么被发配并终老盛京
在《康熙王朝》里,周培公在只身入平凉,劝降王辅臣之后,“平三藩”之功就大局已定了。而就在这扫尾听封等赏的时候,朝廷一道明诏便将周培公召回。“平三藩”的大功就落在了副将图海的头上。图海是个耿直的武将,为周培公的抱打不平。然而周培公却反过头开劝图海,此等胸襟,令人叹服不已。
现实虽然对周培公不公,但是也是在情理之中。当三藩祸起之时,从宫内平叛开始,到带领3千家奴平叛察哈尔王,起用周培公,康熙是不顾朝内众满臣反对,乾纲独断;然而此刻兵锋所指,即将胜利之时,康熙却对明珠等人的劝谏深以为然,从善如流,果断下诏召回周培公。
不召回周培公谁都不会放心。周培公与图海一文一武,双剑合璧,更何况周培公是个汉人,而图海对其叹服,几乎对他唯命是从,如果居功转身与大清谈判,怕是比吴三桂还要危险,就算康熙信任周培公,不作表态,但是朝内各种势力是不会放过周培公的,所以将其召回也是情理之中的。
将周培公“发配”至盛京,康熙有三层考量。首先,让周培公远离党争朝局,周培公回朝功成名就,无论是卷入索额图一党,还是明珠一党,都将成为康熙无法左右的力量。
其实比起周培公单独成为一极或者周培公与图海合成一极(因为康熙知道他不会)。康熙更担忧的是周培公卷入索额图和明珠二党之中。而且由于胤礽和胤禔的原因,最终周培公只要考虑自己的将来,不可能不站队。他无论站在哪个队伍里,最终都会成为自己强大的敌人。而周培公这样的敌人,是索额图和明珠的N次方。康熙不愿意见到这个场景。
只要涉及到可能会卷入这两个人党争中的人物,康熙都是故意要将他们调离京城的。周培公如此,后来的魏东亭也是如此,魏东亭在两江任上替自己看着江南、筹集了“收复台湾”的军饷,可谓劳苦功高。但是被康熙“贬”去台湾做知县,本质上也是出于这个考量。
其次,盛京是满洲发迹的老家,周培公“发配”到盛京去做“盛京提督”,和明朝时官员被分配到“南京”上班性质类似。
在《雍正王朝》里,康熙让图里琛把肖国兴连夜押送到盛京,交由盛京将军严密看管。肖国兴这种供词足以动摇国本的案子,这类人康熙将其押在京城是不放心的,但是交到盛京去便放心了。盛京的这套班子看似养老,实际上是康熙留在关外预防不测的班子。把周培公放在盛京也就意味着康熙需要时还要起复周培公。这一点在后来的剧情中也证实了,康熙到盛京祭祖,去看望周培公第一句话就是“朕还要起用你。”如果周培公不死,在康熙的“收复台湾”第一人选上必然是周培公。
再次,将周培公放在盛京,不全是让满洲人监视周培公,而是让他更清楚地看清北方的局势,为自己提出独到见解。
解决了三藩问题,实际上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因为大清平三藩、收复台湾解决南边的问题后真正的威胁来自于北方,一方面沙俄在逐步蚕食西伯利亚,自顺治入关以来,已经涉足到了黑龙江流域;而更大的腹背之患,来自于西北的准噶尔,准噶尔在沙俄的支持下,后来吞并喀尔喀,实际上已经展示出要与大清逐鹿中原的态势。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有全局视野的人留在北方替康熙筹划着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这样的人不好找。即便明珠和索额图这样的左膀右臂,眼光也只是局限于京城这一亩三分地。这让康熙时刻有种没有知音的孤独感,但是事业已经无可逆转地往这个方向进军了,他必须要有个战略事业的人替他承担起这部分工作。而事实上周培公的确也做到了,他用了12年在雪国熬白发,终于著就了《大清皇舆全览图》,开拓了康熙战略性视野。
而周培公的格局在于为天下计,即便在盛京,他也没有沉沦。攻打平凉城时,他对图海说的那句话实际上早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心胸与见识。
“图海兄,如果我们用红衣大炮不出三个时辰,这个就将夷为平地,可是受苦受难的是这里的黎明百姓。收复后的官吏以后一定会说我们草菅人命,不顾百姓生计。远离战场的人永远都是对的。皇上想让我没早点结束战斗,可以后很多大臣肯定会参我们,到那个时候皇上也救不了我们了。”所以周培公实际上早就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了。但是周培公无悔,因为他根本不在这个层面去考虑问题,他考虑的是大清的江山永固,解决了周边的威胁,天下苍生才可以远离战争,过上安稳的日子。个人的得失又能算什么?
就像康熙虽然贵为天子,但是为了江山、为了天下,将自己最爱的女儿蓝齐儿嫁给了噶尔丹,就是为大清争取几年时间;为了废掉不称职的太子,将自己最爱的容妃发配去洗马桶。康熙心里有多苦,周培公实际上心里也有多苦,但是康熙可以愤怒,可以发泄不满,而周培公不可以。
因此在《康熙王朝》里周培公的形象实际上是一个圣人的形象。12年的冰天雪地摧毁了他的生命,但是他没有遗憾,他规划了大清的蓝图,而活着的康熙还需要替他完成这个夙愿。且周培公的高风亮节,让康熙直觉羞愧,为其守灵。
炒米感悟:与其纠结在对现实不公的抱怨中,还不如站得更高一点的层面去做点事情,结果总会出乎意料。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文章分享结束,你对周培公了解多少和讲述周培公的冷知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