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常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不知道的国学冷知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国学礼仪基本知识
仪态——展示您的教养
仪态,指人的姿态、举止和风度,即一个人的表情、行为、动作,也包括人的体态语。它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感情、素养和气质。个人的礼仪修养正是通过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衣着整洁是仪表美的最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条件,就必须勤梳洗、讲卫生,尤其在社交场合务必穿戴整齐,精神振作。
要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追赶潮流,注意得体和谐,做到装扮适宜,举止大方,态度亲切,秀外慧中,个性鲜明。
2
仪容——淡妆浓抹要相宜
仪容即容貌,由发式、面容以及人体所有未被服饰遮掩的肌肤所构成,是个人仪表的基本要素。保持清洁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美容。
男士要注意细部的整洁,如眼部、鼻腔、口腔、胡须、指甲等。要知道,有时“细节”也能决定一切。
风华正茂的学生,天生丽质,一般不必化妆。职业女性,尤其是社交场合的女士,通常要化妆。在某些场合,适当的美容化妆则是一种礼貌,也是自尊、尊人的体现。
化妆的浓淡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来选择。在平时,以化淡妆为宜,注重自然和谐,不宜浓妆艳抹、香气袭人;参加晚会、舞会等社交活动时,则应适当浓妆。
3
美发——并非时尚就是好
发型是仪容的极为重要部分。头发整洁、发型得体是美发的基本要求。整洁得体大方的发式易给人留下神清气爽的美感,而蓬头垢面难免使人联想起乞丐。
发型的选择要根据自然、大方、整洁、美观的原则,既要观察发型的流行趋势,又不能盲目追赶潮流,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爱好和脸型特点。
京剧中的国学知识
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分正净(重唱功,称铜锤、黑头)、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净)。
国学生活知识
经典是国学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就像大脑是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人的全部一样。国学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不管它是否与我们的现代价值观相协调,但它总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国学肯定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同的时代,定义有所不同。举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您或许经常在吃包子,可您知道包子的历史吗?
包子这个东西可能并没有被经典所关注,但是,作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难道您能说它不是国学的构成元素?
有一个载入《三国演义》的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最终让南方少数民族归顺。可他班师之时,却遇到了难题——泸水暴涨,军不得渡。
孟获对他说:“这是猖神作祟,须七七四十九个人头来祭祀。”
诸葛亮不愿杀人,便用面粉包裹牛羊肉做成人头之形,称为“馒首”,用以祭祀。
馒首就是现在的馒头。可是,馒头没有肉心呀。怎么回事?
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了。三国之后,有大汉族情节的人认为,蛮人没人心,馒首当然不该有肉心了。于是,馒头中的肉被简化了,成了无肉心之头。
然而,有肉心的馒头毕竟味美,人们舍不得抛弃,便将它改了个名字,叫包子。
知道包子啥意思吗?胞衣(胎盘)中裹着一个孩子呀!这似乎有些残忍啊!且慢,这孩子不是人的,是牛羊的。乳牛乳羊不是很味美吗?于是,包子从此盛行于世。
“国学”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1,中华国学,就内容而言,覆盖传统的自然观、社会观、家庭观、宗教观诸方面;就时代而言,纵贯自商周到明清的整个古代。
2,“国学”应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贵族子弟在太学阶段要深入学习。
3,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所需之术,是在古代“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乃是“为生民立命“之术;其中五术,乃是“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包括“山、医、卜、命、相”等。
4,被今人疵垢为“迷信”,那些轻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的人,其实他们很少站在与人生存在状态息息相关的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去认真的探究天人之际的真切意蕴与内在价值,去拉近生命存在与天人之际之间的间接和直接联系,在传统与时代、学问与生活中架设一架沟通的桥梁。
5,在中国国学中有丰富的哲学内涵。虽然国学不是哲学,但是国学的发展史囊括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国学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单一的拣出来,设立学位要找基本依据,全面复兴中国的国学文化,实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复兴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文化,才是真正的国学复兴之日。国学的现代化就是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中的文艺、文化知识科学化的复兴起来、现代化起来。
拓展资料:
中华国网
中国国学:
1,近几年来,国学热潮的兴起说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弘扬中华国学,绵延优秀文化传统,新世界出版社于2002年初即开始着手编辑出版中华国学丛书。观国内出版界,高深的学术研究专著不乏其书,而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读本尚为空白;学术界内,耄耋之年的学界泰斗不乏其人,而普通国人、尤其是青年学子对国学知识尚知之甚少。
2,编者以为,出版者现在的任务首先当是普及和提高民众的国学知识水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应从奠基工作做起。故本丛书选题确立之初,新世界出版社即将其阅读群体定位于广大青年和普通民众,将本丛书作为一套学术普及读物,读者对象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士,希望此丛书既有学术研究的参考价值,又有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启迪读者心智的作用。
3,丛书以中华学术领域中独立成学的形式,对国学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综述,介绍该学科发展变化之历程,以及各学科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各时期学术研究的成果,以独特的视角诠释国学。读者可寻根溯源,探寻中华文化之本,从而达到鉴古知今,继先哲之遗产,发潜德之幽光之目的。
4,为保证丛书的学术权威性,丛书作者均为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且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所撰写的文章力求全面、准确、简洁,以3—5万字的篇幅,对每一学科进行概括性介绍。文章中适当略去了学术著作中的繁琐引证,以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领略精要。
5,丛书分《史学卷》、《文学卷》、《哲学卷》、《综合卷》、《民族卷》共5卷,计330万字,继已出版的《史学卷》之后,年内还将推出《文学卷》,其余三卷在2008年前出齐。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