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狙击手训练有多残酷和美国狙击手冷知识真相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狙击手是怎么来的
狙击手(Sniper)这一角色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但现代狙击手的概念和技能主要起源于18世纪至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战争方式逐渐演变,狙击手这一角色在战争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狙击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期间,当时殖民地的狙击手使用长程射击技巧对抗英军。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大陆军上校摩根·庞德(MorganBryan),他在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中使用这种射击技巧对抗英军。
19世纪,狙击手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和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战争中,狙击手利用地形、伪装和隐蔽技巧对敌军进行精确射击,导致敌方士气低落。
20世纪以来,狙击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愈发显著。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期间,狙击手在战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狙击步枪和瞄准设备不断改进,狙击手的射击精度和射程得到了很大提高。
现代狙击手经过严格的训练,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射击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观察力和战术意识。狙击手在反恐作战、特种作战以及警察行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死狙击剧情解析
剧情解析:在美国军队中服役,且在战场上有过优异表现的狙击手鲍勃·李·斯瓦格(马克·沃尔伯格饰)在骨子里并不喜欢过这种整日与冰冷的枪械为伴的日子。
斯瓦格在坚持到退伍之后便带着自己那条忠实的爱犬一同来到了偏僻的阿肯色州。开始过上自己向往已久的平静日子。
电影生死狙击深度解析
这段时间看了好几部的军事/战争/枪械题材的电影,单就故事情节与电影氛围来说,《生死狙击》是一部算是拔得头筹的电影。
狙击手鲍勃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被上司抛弃,奋力撤退时自己的瞭望手伙伴身亡。心灰意冷的鲍勃躲到深山中生活,但是还是被之前的上司找到了。对方找他的目的,就是让鲍勃以狙击手的角度,去追查之后会行刺总统的凶手。经过慎重考虑,鲍勃同意了。
但是在寻找狙击手的时候,自己却遭到上司的背叛,成了此次行刺总统的替罪羊。鲍勃奋力出逃,在逃亡的过程中,结识了自己战友的女朋友,和之前中央情报局颇具正义感的探员。探员在认真分析鲍勃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也对其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于是鲍勃和探员组成了新的狙击小组,在战友的女友帮助下,探查事情的真相,寻找证据。
影片大致可以按照三段论的方法区分:影片开始到鲍勃答应寻找狙击手是开端,后面鲍勃被冤枉、逃亡是承接,最后正邪对决则是高潮。
从影片效果上来看,《生死狙击》就是一部妥妥的好莱坞大片量产作品。但是在这样的作品中,也能看出一些能“让人欲罢不能”的端倪。
第一个:故事主人公身份的特殊性——被抛弃的狙击手。同类型的作品中,大部分主人公的身份是特工,或者军队大兵。但是这部片子并没有这样设定,而是用被组织放弃的狙击手这样一个身份。出于狙击手的特殊性,在反侦查,逃亡,细致观察等方面,狙击手是必须具备的,这样任何故事情节的发生都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
第二个:几乎贯穿全部影片的急迫感。首脑被刺杀,被全国上下通缉,这种情况让受众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是在大影院,或者是小屏幕之中,观众的注意力会始终聚焦在影片之中,极其吸睛。
第三个:狙击手出现的情况设想。这个情况不太好解释:比如说,在现代环境下,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狙击手这个职业,或者说兵种?一定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所以像《美国狙击手》这类型的片子中才会出现狙击。但也是这一种情况,也势必需要出现类似ZZ正确的事情,比如反战,比如战后综合征。而《生死狙击》没有从这个角度切入。不要战争、不要ZZ正确,只要情节。
除了这些,《生死狙击》还让我比较可喜的地方是,它对狙击手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的比较详细,说明还是下了一些功夫的。
推荐喜欢枪战题材的小伙伴们看一看。
二战美国最强狙击手
1.卡洛斯.赫斯柯克(美国,越南战争时期狙击精灵)
2.阿岱伯特.F.沃顿三世(美国,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地面部队狙击手第一把交椅)
3.查克.马威尼(美国,越战海军陆战队的顶尖狙击手之一)这几位都是比较强的,没有最强之说。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