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 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这个问题,为什么关麟征不出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黄埔军校学制最短仅半年,连中专都不如,为何能培养那么多名将
  2.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3. 陕北出了哪些名人
  4. 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黄埔军校学制最短仅半年,连中专都不如,为何能培养那么多名将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是1924年11月毕业分配的,初始职务也基本符合军制,大多担任连排级见习军官,比如胡宗南任军校教导第一团第3营8连少尉见习排长、关麟征任教导第一团第2营5连少尉排长、杜聿明则仅仅是教导第一团第1营3连的见习军官兼军需上士,两个月后才提拔为副排长,确实没什么稀奇的,现在的军校毕业生也大抵如此。

(胡宗南)

民国年间的三大军校,有“保定的课堂、讲武堂的操场、黄埔的战场”一说,因为黄埔一期毕业生刚下部队,就赶上了广州革命政府东征陈炯明的战役。仅仅四个月后的1925年3月,黄埔校军就参加了第一次东征,战斗中黄埔生英勇顽强,牺牲颇大,但是活着的基本得到晋升,比如胡宗南因功升机枪连上尉连长、关麟征战场重伤后晋升中尉副官等等。

不久以后的1925年6月,盘踞广州的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发动叛乱,黄埔学生军再紧急回师平叛,一战打垮两个军阀,胡宗南再次因功晋升第一师第2团第2营营副,当年10月,第一师又进行第二次东征,彻底清除了陈炯明的势力,而胡宗南在战后已经升为第一军(何应钦)教导师第2团第2营营长,也就是说不到一年时间里,黄埔一期生连续参加三次战役,“进步”较快的已经连升三级。

(胡宗南)

所以黄埔前三期学生之所以能够涌现出一批名将,第一个原因是与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关,在1924到1927年的不到三年时间里,黄埔学生军参加了两次东征、一次平叛、若干次针对粤军的武装行动,以及全面出动的北伐战争。在历次战争中,具有政治信仰的黄埔生虽然受训时间不长,但作战意志远超军阀部队的基层军官,期间牺牲者大有人在,但是活下来的晋升肯定迅速。

第二个原因则是黄埔系军队滚雪球一般的膨胀,黄埔一期毕业的1924年11月,广州政府以这批学生为主组建了第一个军校教导团,军官以黄埔生充任,士兵则从浙江等地招募而来,全团不过3000余人。军校总教官何应钦只能屈就团长职务,而其他钱大均、刘峙、顾祝同等教官则只能先当营长,但谁也不曾料想,这个教导团会成为未来几百万黄埔系中央军的鼻祖。

(黄埔教官钱大均)

第一次东征胜利后,两个教导团扩编为党军第一旅,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后升格为党军第一师,到第二次东征结束时已经扩编为下辖三个师的第一军。北伐开始时第一军下辖第1、第2、第3、第14和第20师,而一年之后的龙潭战役之后,第一军已经整整下辖九个师,老蒋自己都感觉有点过分了,遂拆分为第一军、第九军和第三十二军。

这是1927年秋天的事情,距离黄埔建军连三年都不到,但是黄埔系军队已经从一个团3000余人膨胀到三个军九个师10多万人,粗略估算一下至少增加30倍以上,那么曾经担任连长、排长的黄埔一期生当然要水涨船高继续升官,胡宗南已经成为第1师代理师长、关麟征晋升警卫2团团长,按照部队的扩编速度,这样的职务升迁离谱吗?一点也不。

(关麟征)

黄埔生飞黄腾达的第三个原因,是在吞并和改编地方军阀部队中,纷纷破格使用。北伐开始后,原北洋各省的地方部队纷纷投诚,战后整编的原则是各省只保留一个师的番号,而其他部队均被黄埔系吞并或者改造。比如陈诚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最为“出色”,先后吞并甚至缴械了闽军第11师、鄂军的13师、孙传芳的第43师等等,还有安徽、湖南以及直鲁联军的许多部队,也被黄埔系吞并和改编。

而所谓的“改编”,当然是士兵基本不动只动军官,于是原来的军官纷纷被黄埔生所取代,这一期间黄埔生多数都得到晋升,原来的连长肯定成为营长、营长大多提了团长,而只有一支部队的骨干和基层军官多数换成黄埔生,才真正算是“中央化”改造完成。尤其是陈诚,为了取得老蒋的信任,其土木系部队使用一色的黄埔生,当然也提供了黄埔毕业生快速晋升的通道。

(黄埔教官陈诚)

其实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战区司令长官一级的黄埔生还比较少见(胡宗南算是最快的),黄埔一期生大多升到了军长、师长的位置,高级将领群体中仍然以保定系为多。但是除去曾经在黄埔任职的保定生,其他人等并不能算是黄埔嫡系,当然也很难得到老蒋的信任,于是从抗战后期开始,在老蒋的着意提拔下,黄埔生开始了又一次升官狂潮,杜聿明、宋希濂、关麟征、霍揆彰、李延年、李玉堂等一大票黄埔一期生成为了集团军总司令,甚至还有三期的王耀武。

所以这就是最后一个原因,为了扩充自己的嫡系部队,老蒋格外重视对黄埔生的培养和晋升,管他是不是拔苗助长呢,不过啊,“名将”可不等于优秀将领,只是耳熟能详罢了。

(杜聿明)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在黄埔六期毕业生当中,未来职衔晋升速度最快者,当属1944年升任新六军中将军长的廖耀湘,1947年再晋兵团司令。即便是这个颇有名气的“廖瞎子”,在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春,也才刚刚被任命为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队的少校连长,这还是因他具备法国圣西尔军校留学的特殊经历,此时特别受宠的戴笠,也不过是陆军中校衔。

(廖耀湘

这两人完全可以作为代表了,也就是说,在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黄埔六期生能混到校官者已是寥寥,绝大多数还在尉官阶层混世界呢,级别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既然第六期毕业生还当不上一名步兵团长,那么第七期以后包括南京中央军校(再称为黄埔军校其实不准确)的各期学员们,更是难以在这一时期出人头地了。

再朝前推一些,我们熟悉的黄埔四期生谢晋元、胡琏、张灵甫等人,抗战爆发时,也才混到中校或者上校衔,能当上团长都属不易,想成为将军只能是抗战前期有相当优异的表现了。

黄埔四期生是1927年毕业的,十年光景如按“停年”正常走程序,军衔也就晋升三到四级,从少尉混到中校算“进步”比较快的,这是军事常识。

那么经过了八年抗战,黄埔前五期的大部分毕业生,才有机会步入将军行列,而后面的六期七期生、中央军校生就很困难了,军中也是论资排辈一步步升迁的,“直升机式干部”的特例很少,也不要以为国民革命军的衔级就是彻底胡来。

如果换到今天的和平年代,青年才俊军校毕业,如果按部就班升迁的话,20年后充其量是上校军衔,想成为一名正军级的少将,并且年龄不到50岁的,堪称凤毛麟角。

只有这么客观看待,才明白黄埔四、五、六期毕业生,当时的晋升已经不慢了。读者的错觉,主要还是来自黄埔前三期的快速晋升,认为黄埔生成为将军很是轻松,其实差矣。

黄埔军校在前六期中总共招收了10000多的学生,其中真正毕业的人数不到10000人的样子,而根据1936年的统计,全军少将衔以上军官,仅为1800余人。

(黄埔一期郑某某)

其中绝大部分还并非出自黄埔,而是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日本军校的毕业生,在1935年的首次军衔铨叙中,黄埔一期生授陆军中将衔的仅几人而已,比如胡宗南、孙元良、王敬久等,其他多为少将或者上校衔,杜聿明就是上校衔。

换句话说,在抗战爆发之前,黄埔生根本没可能出现“将星如云”的情况,区区几十名黄埔出身的将军,跟10000人的基数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当然,也只有在抗战爆发前混到了校级军官,才有了在抗日军兴以后,在军队大扩编中晋升将军的可能(暂不分职务军衔和铨叙军衔了)。

先注意一下黄埔前七期的毕业时间和毕业人数,方便后续说明。

第一期:1924年3月至1924年11月,共有635人毕业;

第二期:1924年8月至1925年9月,共有449人毕业;

第三期:1925年10月至1926年1月,共有1233人毕业;

第四期:1926年3月至1926年10月,共有2654人毕业;

第五期:192年11月至1927年8月,共有2418人毕业。

第六期:1927年10月起至1929年2月,广州和南京两地毕业3634人;

第七期:1928年初至1929年12月,广州和南京两地毕业1518人。

实际上,自1927年4月起,那位蒋校长已在南京另起炉灶,开始筹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习惯上仍称黄埔军校,又称南京本校,但是广州校区还在办学,所以第六期和第七期都存在两个办学地点。

当时在南京校区毕业的学员,一般称为中央军校第六、第七期,而在广州校区毕业的一般称为黄埔第六、第七期。至1930年5月,黄埔校区彻底停办,从此以后便只有“中央军校第八期”的称谓了,并且一直延续到兵败大陆的第二十三期。

而黄埔生若想在抗日战争初中期,就能够挂上将星,只有两个“快车道”,其一是早年参加过两次东征,然后你还得活下来,才能够成为佼佼者,具备了未来快速晋升的资本;其二是必须参加了北伐,因为正是在这一期间,国民革命军的规模和数量,才出现了第一次大膨胀。

先说第一条快车道,黄埔校军的两次东征,起始时间是1925年2月到1926年1月,注意看前文的黄埔毕业批次,到第二次东征结束时,黄埔三期学员刚刚毕业。也就是说,只有黄埔一期、二期的毕业生和少数三期生,才有机会实现这一次的弯道超车,后续的干脆没有机会。

经过东征的洗礼,表现突出的黄埔第一期、第二期学员,在1926年7月誓师北伐时,有可能被迅速提拔到营长、团长的位置上,否则仅仅毕业一、二年的军校生,无论如何是混不到这个级别的,比如胡宗南北伐之初,即已成为教导师第二团上校团长,黄埔毕业两年时间都不到。

(胡宗南)

第二条快车道,则是北伐不断胜利造成的极速扩军,道理很简单,正常升迁的话,是不可能短时间产生那么多将军的,必然受限于部队规模和军官资历,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又哪来那么多的将军?

而1926年7月到1928年6月的北伐,是国民革命军总数量急剧增加的窗口期,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初,仅有八个军10万余人,仅仅到了1927年4月间,随着不断地招降纳叛,新扩编的部队多达38个军和部分独立师或旅,总兵力突破40万人。

再到1930年中原大战前夕,仅黄埔嫡系或依附蒋系的军队就达到了60万人之多,而为了控制甚至吞并这些新编的杂牌军,黄埔生纷纷被晋级晋衔去掌握部队,不少原来的营长、团长、旅长们于是“水涨船高”,其中不少人混上了将军。

然而自1929年以后,国民革命军的总数量非但不再增加,还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裁军,主要是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了,另外蒋校长也要限制和削减其他派系的军队,于是有了“编遣会议”等等措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黄埔生已经不再有晋升的捷径了!

在另外一方人民军队的阵营中,情况也大抵如此,时间节点非常清晰:那就是在1927年4月之前,黄埔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尽管加入我党的学员占比不是很大,他们仍然是人民军队初建时的骨干军官力量。

我们知道,形成三大红军主力的是闽赣苏区(一方面军)、湘鄂西苏区(二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四方面军),在这三大苏区的红军创建中,其实有相当数量的黄埔一期生和二期生,其中大部分牺牲,能够百战余生者,那一定是开国将帅,比如徐向前、陈赓、周士第、阎揆要等等。

而这个时间点上,黄埔四期刚刚毕业、黄埔五期正在就读中,在北伐的大浪淘沙中,也有少部分参加了南昌起义等“建军大业”,由于红军严重缺乏科班出身的军事干部,即便是四期生和五期生,也会在战斗中逐渐成长为名将,比如林帅、宋时轮等等。

至于黄埔六期和七期生,他们在校期间,已经面临“清党”的生死考验,除了一些身份隐蔽较好的秘密党员,绝大多数已无可能再参加红军,所以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毕业于黄埔六期、七期的开国将军,屈指可数。

至于在南京重开的中央军校,由于其政治面貌和思想教育已完全被那位校长把控,不久更开始学习德国军队,灌输法西斯主义和对校长个人的忠诚,思想进步者注定被排斥在大门之外,毕业时间也多在土地革命战争爆发以后,那只能成为对方阵营的基层军官了。

总体而言,只有黄埔军校前五期的学员,才有机会驶入两条“快车道”,如此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或者在抗战的中前期,能够成为将军或者“名将”,再因校长重视黄埔嫡系军官和部队,因此知名者较多。

而自中央军校(黄埔)第六期以后,军官必须凭借资历和战功一步步获得晋升,鲜有弯道超车的普遍机会了,除了廖耀湘这样的特例外,大部分黄埔六、七期的学员,解放战争期间刚刚混到少将师长是很正常的现象,结果还没有轮到他们出名,就被解放军秋风扫落叶了。

(换关校长了)

陕北出了哪些名人

1、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又称秦王赵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2、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3、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画像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字通,汉朝第7位皇帝,汉族,出生于长安皇宫猗兰殿。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

4、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隋文帝(581-604年在位)杨坚,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民族英雄。

陕西在近代为何能走出如此多的军事将领

近代,烽火起狼烟,陕西也是将星闪耀的地方,8年抗战打出了陕西人的气势,抗日主力摇篮黄埔军校除了第一期校长为蒋介石外,第二期,第三期校长均为陕西人,国军五大主力有三个人都是陕西人。八年抗战,正所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蒋介石曾对人夸奖说:“陕人是龙不是虫。”

关麟征,陕西户县人,原名关志道,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黄埔军校第二任校长,千里驹师的首任师长,抗日名将,血战台儿庄,重创日寇,人称“关铁拳”。

胡琏,陕西华县人,字伯玉,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国军五大主力之一,18军军长,12兵团司令,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抗日名将。淞沪会战、枣宜会战、重创日寇,人称“金门王”

张耀明,陕西临潼人,陆军中将,关麟征嫡系,黄埔军校四期毕业,52军军长,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国军南京首都卫戍总司令,抗日名将,台儿庄、徐州会战,重创日军,黄埔军校第三任校长。

张灵甫,陕西长安县人,字钟麟,陆军中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国军五大主力之首74军军长号称“蒋军王牌悍将”抗战八年连年对日血战,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从此留下残疾,被称为“跛腿将军”。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

杜聿明,陕西米脂人,字光亭,陆军中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第五军军长,抗日名将,抗战八年连年对日血战,参加过长城抗战、淞沪抗战。中国远征军悍将,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历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国军装甲兵司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杨虎城,陕西蒲城人,刀客出身,陆军二级上将,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民族英雄,因要求抗日而发动“西安事变”,遭蒋介石杀害,小西北军创始人。

孙蔚如,陕西西安人,陆军上将,陕西省主席兼38军长,杨虎城嫡系,抗日名将,抗战八年连年对日血战赴河北、山西等地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保定、忻口、旧关等战役,战功卓著,日本军部的作战报告声称“守备中条山之支那部队虽属杂牌,但其战斗力颇强,不可轻敌”。在抗战期间任第六战区总司令,日本投降时,孙蔚如出任武汉区受降司令,积极负责,解除日军武装20余万人。

赵寿山,陕西户县人,原名赵生龄,孙蔚如嫡系,陆军中将,国军第38军军长,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抗日名将,抗日战争爆发后,赵任陆军第十七师师长,率部万余人,由三原誓师,到河北石家庄以东待命。8月下旬抵保定。9月20日,日军向保定地区发动进攻,赵身先士卒抗击来犯之敌,继之安全转移。10月下旬,日军又向娘子关进犯,第十七师参加阻击,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一带与日军血战13昼夜,赵亲率一个团袭击敌后,直捣井陉南关和火车站,与日军白刃血战,迫使日寇逃窜,三十八军作为河防军之一,坚守中条山,固守黄河铁桥南端邙山头桥头堡阵地两年多,一直坚持抗战,人称“中条铁柱”

刘玉章,陕西兴平人,字鳞生,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国军五十军军长,陆军副总司令,被号称国军悍将“光头将军”,抗日名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到越南接受日本投降,

董钊,陕西长安县人,字介生,陆军中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陕西省主席,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国军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抗日名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台儿庄战役时,董率部奉命在山东郯城地区,阻击由青岛登陆西进之敌。与日寇坂垣师团山田联队遭遇。全师官兵英勇杀敌,打退山田联队,缴获大量战利品。1945年初,董钊升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马师恭,陕西绥德人,字子敬,陆军中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国军伞兵司令部司令,抗日名将,在他建议下,以江南湘、桂、宁战场为目标,用短期成功训练伞兵部队空降广东罗定南江口、湖南衡阳台元寺以及广西丹竹机场,在对日作战中,均取得辉煌战绩,荣获嘉勉。

仵德厚,陕西三原人,陆军少将,国军三十军二十七师师长抗日名将,血战台儿庄敢死队长。台儿庄大捷后,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亲自来到台儿庄城外,为仵德厚授予金质"甲种一等嘉禾奖章"、华胄荣誉勋章、宝鼎二等勋章。

王劲哉,陕西渭南人,陆军中将,国军中央陆军128师师长号称“王老虎”民族英雄,抗日名将,西北军骁将,"西安事变"的主要参与人,逮捕山东王韩复榘的执行人,鄂中六年抗战的旗帜、领袖,参与国军抗日战役最多、战功最卓著的抗日名将之一,台儿庄大战,王劲哉得到了一枚特别颁授的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大勋章。

何文鼎,陕西周至人,字靖周,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陆军中将,国军第七兵团副司令,号称“抗日义勇军”。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任西安警备司令。1938年任陕西抗日义勇军司令。率部进晋南芮城抗日与日军川东守备队对峙多次击败日寇。1940年,何部开赴内蒙伊克昭盟桃力民一带,坚守数年,寸土未失,在黄河后套西山咀抗敌有功,于1943年升任陆军第六十七军军长。

孔从洲,陕西西安人,毛主席亲家,杨虎城嫡系,陆军中将,国军陆军第三十八军中将副军长,抗日名将,抗日战争爆发时,孔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二旅旅长,率部在超邑一带固守河防,夺取河道要镇大庆关。6月渡黄河,8月与日军血战永济8昼夜,歼敌千余人。1938年,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独立第四十六旅,孔任旅长,隶属第三十八军,参加了中条山保卫战,经历张村、“三二九”、“六六”、“四一七”等战役,其所在集团军共歼日寇两万余人。

马励武,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陆军中将,抗日战争期间任新编第三十四师师长,29军军长,抗日名将,日寇酒井旅团,从北京西山向进攻。战斗开始时,马励武率领的第10旅第20团在东大岭山峪里阻击,即遭到日寇机枪火力的封锁,以致伤亡殆尽。日军分两路进攻湖北枣阳、随县,两地一度失守。中国军队组织兵力,在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反攻,收回失地,并予敌以重创;马励武部参加此战,在桐柏山区阻击日军。

魏炳文,陕西长安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陆军少将,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十六军副军长,抗日名将,与日寇在多地鏖战,战后任国民党第18绥靖区副司令官。

高吉人,陕西靖边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陆军中将,国军第5军军长,抗日名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政部第一装甲兵团补充营营长,陆军第二00师一一五二团上校团长,新编第十一军第五九八团团长。1940年冬任第二00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5月升任第二00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随枣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昆仑关战役和远征印缅抗战。

邓含光,陕西咸阳人,陆军少将,抗日名将。抗日战争开始,邓任第二十八师招募处处长。1937年冬,驻守潼关、黄河一带。1938年春,开赴台儿庄,防守东部北老沟一线。台儿庄战役以后,随部转移苏北、苏东。同年秋,开赴汉口,住房信阳,参加罗山战役。

马继武,陕西彬县人,陆军中将,抗日战争期间,马在河南周家口一带抗击日寇。一次,部队受到日军三面包围,顽强抵抗,宁死不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带头跳入黄河。当时,国人以为马壮烈殉国。然而,他跳入黄河后,与一班人与波浪搏斗,重返河岸,又与敌人战斗,一度成为传奇式人物。他曾身负重伤,回西安在广仁医院治疗。治愈后,他别离妻子,重上杀敌前线。

高桂滋,陕西定边人,陆军中将,国军陆军84师师长,抗日战争期间,高桂滋部队中,除少数河北、山西籍人士外,大部都是陕西籍的子弟兵。第十七军还是“西安事变”前唯一一支与日军交战的陕军。其所部与日寇作战,英勇顽强,不惜牺牲,功绩卓著。

王竣,陕西蒲城人,陆军中将,国军第80军新27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竣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率部参加抗击日寇。11040年11月,王竣率领新编二十七师,经漯河、渭河出潼关,渡黄河,进入山西中条山抗击前线,师部驻平陆县东北的黄家庄,坚守中条山六个月,与日寇激战数十次,给敌以重大杀伤,壮烈殉国。

梁希贤,陕西铜川人,黄埔军校五期毕业,陆军少将,国军第80军新27师副师长,1941年在晋南中条山区与10万日本华北方面军的血战中,5月9日,在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壮烈殉国后,率余部继续坚持台寨村阵地,官兵伤亡殆尽,梁希贤跳黄河自杀,慷慨殉国。

庞泰峰,陕西西安人,陆军少将,抗日战争中,忻口、太原会战中奉令于河北宁晋阻敌。1937年10月12日,任原国民党陆军第63军91师22旅少将副旅长的庞泰峰与敌肉搏时负伤自戕殉国。

吴国樟,陕西延安人,陆军中将,1937年与日军在浙江湖州激战三日,作战殉职。

张少舫,陕西咸阳人,陆军少将,1943年在山东与日军作战多处负伤,殉职

马志超,陕西华阴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陆军少将国军新编三十四师师长,抗日名将,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新编三十四师师长。1943年到皖南任"敌后忠义救国军"总指挥。

柳彦彪,陕西合阳人,字子俊,陆军少将,国军98军副军长兼石家庄城防司令,抗日名将,七七事变后,与武士敏率部开赴华北前线,参加保定战役和娘子关战役,曾一度担任石家庄城防司令、豫北师管区司令,转战于滹沱河、晋西和豫北等地,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张坤生,陕西三原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陆军少将,国军第一军副军长抗日名将。

王廷柱,陕西洛南人,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战初期,先后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大队长、一八五师五四五旅副旅长兼109团上校团长、武汉警备团少将团长、武汉警备旅少将旅长。国军新编第八军军长。

邓毓玫,陕西咸阳人,字含光,陆军中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国军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日名将,抗战开始,先后参加徐州会战、忻口会战和罗山战役。

史仲鱼,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杨虎城系,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史仲鱼任陕西省关中野战工事工程处处长,陕西省军管区司令部少将副司令。负责修筑陕西野战工事,以御日寇入侵。

刘鸿勋,陕西城固人,陆军少将,国军第一九六师副师长,抗日战争开始的1938年12月,刘任第一九六师副师长,率部驻守潼关黄河沿岸,阻击日寇偷渡。1940年,率第一九六师驻守河南灵宝等地,多次击退日寇进犯。

刘孟廉,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五期毕业,陆军少将,抗日战争期间任国军7军军长,抗日名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黄埔军校的 怪现象 前6期将星云集,后17期几乎没出什么名将

标签:# 黄埔军校# 之处# 如云# 我的# 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