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入仕出仕的典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入仕出仕的典故以及为什么入仕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入仕什么意思
意思进入到仕途。
“仕”,读音为shì,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仕”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学也。从人从士。鉏里切”。“仕”的基本含义为做官,如出仕、仕宦、学而优则仕、仕途、仕女;引申含义为审察,如“弗问弗仕”;古同“事”,事业。
在日常使用中,“仕”常做名词,表示职位,
出仕与入仕是一个意思吗
它们不是同一个意思,出仕是指成为仕宦,出来做官;入仕是指入朝作官。
例:出仕: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宋·苏轼《和穆父新凉》:"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明·李贽《太师李文达公论》:"余谓若欲尽孝,自不宜出仕。"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三》:"他的母亲年老,据颜之推的诔文,他的出仕原为养母。"
入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爵国》:“士入仕宿卫天子者比下士,下士者如上士之下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唐元稹《故京兆府盩厔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始以荫入仕,四仕为盩厔尉。”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汉初,入仕者不限年,如刘向、陈咸以八十为郎。”清昭连《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渔洋先生入仕三十馀年,以醇谨称职,仁皇帝甚为优眷。”
入仕出仕的典故
陶渊明的一生从起初的出仕到最终的归隐,前前后后共经历过四五次反复,也就是说他是在经过一段个体的亲身的生活实践之后,才探索到了一条弃绝官场躬耕田园的隐逸之路的。
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他的一生从东晋到南朝宋,再算上中间由桓玄建立的楚,总共经历了3个朝代,10个皇帝。他在世的那63年真可谓战乱不断,篡夺频仍的时代。
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可见儒家虽然力主以仁义之道治天下,但并不排斥隐逸,不卑视贫贱,在特定的战乱、昏暗的现世条件下,他们是可以不耻贫贱,追究隐逸的。
更何况本来就主张“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老庄思想。陶渊明的生命矛盾、生活抉择和诗歌创作正是植根于那个战乱的时代,也是在儒、道、玄学思想以及当时社会风气的交合影响下形成的。
陶渊明为什么选择进入仕途
陶渊明除了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之外,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而且他很有才华,一个人一旦有才华一定会渴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当然,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才华,难免会自负,自矜,自傲。
入仕,肯定是受儒家理念的影响,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从春秋时期就盛行的人生价值观,从孔子,荀子,孟子,冯谖,张良,陈平,叔孙通,司马相如,诸葛亮,所有深负才学的名士的愿望,都是通过仕途一展所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陶渊明也不例外,因为没有人例外!
所以,他选择了入仕!但是,他的入仕很不开心,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为什么不开心。从现有的蛛丝马迹来看,应当是得不到重用。当然,另一种解释必然是,不招领导喜欢,或者深受同僚的排挤或嫉妒!
但是,受同僚的排挤或嫉妒显然可能性不大,因为他做的官并不大,顶多比“吏”大一些,或是祭酒,或是主薄,后来是参军,最后的职务是彭泽令。
这里面有一个残酷的冲突,认为自己有济世之才,是否等于真的有济世之才?肯定自己有诗赋之才,是不是也可以等同于自己有济世之才?
所以,他入仕不开心的真正原因,应当是不得重用!从现有的诗文资料来看,“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他得不到重用的最大原因!
因为骄傲,或者说文人独有的清高!
在乱世,一个狂傲自负,才华横溢的人或许会被各个诸候招纳为人才。
而在太平盛世,一个狂傲自负,才华横溢的人等于一个不懂得尊重领导的人,那么再有才华,也是枉然!一个连领导都摆不平的人,如何摆得平上上下下的关系,连关系都搞不清楚,如何管理一方百姓?
这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但偏偏是古今官场通用的法则,古往今来,所有的诗人都在这个规则里碰得头破血流,迷途不返!
陶渊明,怀着才华和壮志,怀着梦想和愿景,怀着爱国和忠诚,像所有风流名士一样踏入了仕途,却偏偏采用了乱世之中的表现方式,所以注定以失败告终!
还好,他有钱!所以隐居!所以成为了隐士!
被许多后人标榜为楷模。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多么傲气冲天的话,可惜世人都忘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是因为自己有五斗米。
隐居,没有银子如何采菊南山?没有银子如何结庐人境?
他是一个诗人,只能是一个诗人!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入仕出仕的典故和为什么入仕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