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国父孙中山的名字来由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孙中山为什么叫孙中山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辛亥革命孙中山为何坚持定都南京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从海外风尘赴赴而归的孙中山,在南京被17省代表以16票高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还有1票投的是黄兴,至今不知道是谁投的这1票,可是坑苦了黄兴。
这是另一档事,与本提问无涉,放一边先不聊。
再多说一句:话说投票选总统前,孙中山和代表们说:这“临时”二字能不能不要啊?
大家商量了一下说:清廷还有北京紫金城里端坐着呢,“临时”二字还是先保留着好。
但紫金城里的清廷倒也没坐多久,在袁世凯不动声色的逼迫、与革命党人的暴力暗杀之下。
也就个把月,隆裕太后和溥仪小皇帝,这一老一少终于顶不住了。
老太太哭着求袁世凯:我们这孤儿寡母的,如今就只能靠你了。
2月12日,隆裕率同宣统发布退位诏书,中国数千年的帝制,就此终结。
同日,袁世凯给孙中山发了“真电”,明面儿表示赞成共和,但话背后的意思:
是要孙中山把事先答应好的大总统位子交出来。
谁来当总统,这是革命人和袁世凯事先就谈好的:
——只要袁世凯能把清帝搞下台来,孙中山就把总统让给袁世凯。
但还有两个更根本的问题,双方事先或许并没有在意,就更谈不上达成共识:
其一:实行什么样的总统制?
其二:定都南京还是北京?
就先聊聊孙中山为什么坚持要定都南京吧!
1、如从大局来考虑:应该定都北京
革命党人中,宋教仁与章炳麟最力主定都北京,而非孙中山、黄兴所坚持的南京。
宋、章的理由是:
定都北京,可以防止外敌染指满蒙、而北方军阀林立,更需要通过定都北京来加强控制。
而且清廷原本都北京,新政府继续定都北京,有利于政权的过渡。
这样的眼界与格局,完全是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之上来考虑的。
而从各省临时代表投票的结果来看,定都北京也属大多数人的共识。
2月13日,孙中山递交总统辞呈后,参议院就开始讨论定都问题,争议极为激烈。
最后的投票结果是:定都北京20票赞称8票反对。
投票结果出来后,参议院发布咨文:
——今日南北既经统一,即应统筹全国,图所以统一之道。
如果大家都按游戏规则来玩,这事儿应该就这么定了。
但问题就出在:是否遵守事先说好的规则,大家往往是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
2、参议院两度投票表决定都何处
参议院定都北京的投票结果出来后,孙中山、黄兴二怒不可遏,立刻召集参议院中的同盟会议员。
孙中山怒骂:你们投票同意定都北京,你们就是和袁世凯一伙的!给我重新投!
黄兴更是放出狠话:要是还投出北京来,信不信我要带宪兵进去把你们全抓起来!
2月14日,孙中山去紫金山祭拜明孝陵,让秘书长胡汉民把建都北京的咨文退还给参议院,责令重新投票。
此举在参议院激起很大反响,因为这事做的确实有些过了。
会场一片哗然,有同盟会员甚至跳上前台称:你们要是还敢投出北京来,我就死给你们看!
最后孙中山想要的结果终于出来了:定都南京以19票同意8票反对通过。
与上一次相比,有1票无效,或弃权。
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比对了一下两次投票情况:
直隶、奉天、云南、陕西、山西和江苏这6省的议员,两次都坚持投了北京。
江苏代表分别叫袁希洛和陈陶仪,这两个人的坚持选择北京,而不是南京,这个比较有意思。
3、孙中山为何要坚持定都南京?
孙中山坚持定都南京,倒不是因为南京有多好,而只是担心定都北京有诸多不好。
其实说白了,就是怕袁世凯。
放眼当时政坛,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政治威望,袁都是不二之选。
北洋系视他为说一不二的家长,清廷视他为唯一可托的老臣,立宪改良派视他为避免暴力革命的绝对中坚。
在这种情形之下,手中无兵的革命党人,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和袁妥协合作,但又不甘心全部托付。
所以孙中山黄兴坚决不肯定都北京,因为袁世凯已经在北京经营多年,军队也多在北方驻扎。
这种心态,与同为革命党人的宋教仁、章炳麟的观点相比,明显就胸怀格局小了许多,党派利益盘算的多了点。
而为了达成党派目标,就公然以武力协迫代表投票,就更明显做的过了。
在中国人尝试着建立民主共和国刚迈开第一步时,就做出了这样的事。
所以接下来无论发生些什么,其实都用不着觉得意外了。
民国的乱世,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了。
国父孙中山的名字来由是什么
原名孙文,曾在日本留学,当时用的假名叫中山樵,中山是一个日本姓氏。
为什么民国的军阀叫“北洋军阀”
“北洋”这个词,是与“南洋”相对称的。
咸丰十年(1861年),清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同治五年(1866年),两江总督(辖今江苏、安徽、江西,驻节南京)加以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同治九年(1870年),清廷裁撤三口通商大臣一缺。裁撤后,所有洋务,海防各事宜,均归直隶总督经管,颁发钦差大臣关防,称"北洋通商大臣"或"北洋大臣"。
这是“南洋”和“北洋”名称的开始。
从某种意义上讲,北洋大臣是为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专设的。1870年代,清廷缺乏力挽狂澜,担当重任的人,数来数去,也就李鸿章,于是乎,清廷索性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的通商、洋务、外交、海防以及官办军事打了个包,统统交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执掌北洋大权十五年后,清廷遭遇甲午战败,李鸿章名誉扫地,老淮军那一套也就不吃香了。这时候,乱世枭雄袁世凯通过上下钻营,拿到了小站练兵的差事。
这是袁世凯日后崛起的关键一步,也是北洋军阀横空出世的奠基之步。
袁世凯小站练兵,的确是雄才大略的,既识时务,又懂得尽用新旧人才。袁世凯的小站新军,所有将校,一小部分是淮军宿将,这么用人,等于是把李鸿章的淮军精华全部继承了过来;一大部分则是天津武备学堂的毕业生,这么用人,既囊括了新式人才,又有利于打造出区别淮军的新式军事集团。
后来有人评价,袁世凯小站练兵,是雄主揽尽豪杰,小站旧人几乎囊括了后来北洋军阀中的所有重要角色。
的确是这样。
袁世凯自不必说,做过民国大总统、总理的,如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等,基本都是小站人杰。
各省的督军或者巡阅使,如李纯、吴佩孚、王占元、陈光远、段芝贵、陆建章、张怀芝、张敬尧、卢永祥等等,无一不是小站旧人。
就连后来闹复辟的张勋,也曾一度投身小站;甚至冯玉祥,孙岳等一些革命党,当年也都是北洋新军中走出来。
如果说袁世凯小站练兵,是北洋军阀的孕育期,那么,当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北洋军阀就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历史的前台。
袁世凯在世的时候,北洋军阀是一个整体,都聚在袁世凯这一杆大旗下;袁世凯死后,由于北洋内部缺乏绝对的权威,段祺瑞有那么一些意思,但终究离袁世凯树立的权威尚远,北洋军阀迅速走向分裂,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做北洋大哥。
在朴素的历史意识中,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军阀横行,则意味着割据,意味着混战。
北洋军阀完全继承了这个传统,也正因为继承了这个传统,北洋军阀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了大家印象中的那个样子。
纵观北洋军阀的历史,派系之分、之争,大概是这样的——前期,势力最盛的是以段祺瑞为首领,以徐树铮、曾毓隽为谋主的皖系;与之争权夺利的则是以冯国璋为首领,以曹锟、李纯、王占元、陈光远为巨头的直系;冯国璋卸任大总统,早逝之后,直系曹锟、吴佩孚便接过了大棒,随之而来的则是新直系和老皖系的两雄争霸;直皖相争的同时,雄踞东北的奉系张作霖势力发展十分迅猛;皖系被直系击败,直奉两度厮杀,这是北洋的中期;随着冯玉祥的西北军倒戈,直系大败,奉系大胜,南方的新直系孙传芳以及各路地方军阀相继加入混战,北洋的末期也就到了。
当然,终结北洋军阀的还是南方的国民革命军。
但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胜利,并没有改变军阀割据的现实,因为他们所谓的革命性,依旧装在旧瓶里,而且那旧瓶里还有许多旧军阀留下的残渣。
所以后来,我们又陆陆续续地看到了许多新军阀。
黄河第一桥兰州中山桥和孙中山有多少关系
大家都说了,很不错。我来更正一下,这个桥是1928年更名为中山桥的。1942年是抗日时期,而且是最艰苦的时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关注,或者更改一个桥的名字。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太极云飞扬,有粉必回,有问必答。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