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明朝有哪些疑案

互联网 -
豆瓣高分书籍推荐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明朝有哪些疑案的问题,以及和明朝史冷知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明朝为什么被称为三无朝代,明朝真的存在吗
  2. 明朝有哪些疑案
  3. 明朝为何要闭关锁国200多年
  4. 明朝有哪些有趣的野史

明朝为什么被称为三无朝代,明朝真的存在吗

把明朝贬低为“三无朝代”的人,是一个又胖,头发又长的胖子高晓松,他曾经给自己起过一个矮大紧的别名,矮大紧就是高晓松三个字反过来。

在网上讲明史的,拿史料说事儿的我一般不敢杠,毕竟人家有证据,你一杠,人家甩出来《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国榷》《起居注》《明纪》《大明会典》,啪啪打你的脸,再不济也会拿出明史专家的二手研究著作教你做人,至于明朝的野史笔记人家随手拈来一则,跟你开个玩笑,算对你客气了。

不过诸位不要小看明人的野史笔记,如果你看多了这些东西,再去看张廷玉等人修的《明史》,你会发现,这帮老小子偷工减料,大段大段抄明人的笔记,都不带改一个字的。比如《明史》明英宗土木之变这一段,大段使用的《正统临戎录》和《否泰录》。

那些无凭无据,信口开河,又言之凿凿的,我不服气就要杠几句了。

比如网上有这么一派人,把大宦官魏忠贤捧上天,说什么魏公不死,大明不灭,不知这帮人受了谁的蛊惑,竟然把一个乱权干政,祸国殃民的阉人当成明朝最后的一棵救命稻草。真乃匪夷所思。

别的不说,那帮人但凡去翻翻《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和《崇祯长编》,看看魏忠贤乱权干政那些年,明朝积累了多少边关的欠饷,也不会把一个不识字的阉人捧上天。

有人如果不服,我给你们拿出证据来:

陕西巡抚胡廷宴疏言:临巩边饷缺至五六年,数至二十余万。靖卤边堡缺二年、三年不等,固镇京运自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六年共欠银十五万九千余两,各军始犹典衣卖箭,今则鬻子出妻,始犹沿街乞食,今则离伍潜迯,始犹沙中偶语,今则公然噪喊矣。乞将前欠银两速发以奠危疆。《崇祯长编?天启七年八月》

看不懂文言文的我给诸位解释一下,陕西巡抚说,到天启七年,临巩的边军已经被欠饷了五六年了,也就是从天启二年前后,临巩边军开始欠饷,以至于边军士兵,偷卖朝廷发给他们的军衣和箭,卖完了就开始卖儿鬻女,儿女卖完了,就上大街上乞讨。

又:

甘肃巡抚张三杰疏言:平镇二千里长边,处处临外。以京运言之,节年累欠至七十余万,天启六年年例尚该银一十五万余两,西安等处欠银自天启元年至今共欠八十余万两。西兵利于马战而库如悬罄,乞借给十万金以济。

天启二年,正是魏忠贤开始上台的时候,这么五六年,魏阉在某些人眼里那么牛,怎么不把边军欠饷的问题解决了?史料里例子多的是,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还有你猜怎么着?为修陵,工部请求减半工费,崇祯帝准臣下所请,减半后也有总额四百万两。

边关将士饿得卖儿卖女,上街乞讨,皇帝修陵,动辄四百万两。

我举这些例子,就是想说魏阉没有些人吹得那么牛,真那么牛,明朝至于亡国?

这就是不认真看书,特别是原典,人云亦云的结果,把一个祸国殃民的阉贼,捧成了明朝救世主。

高晓松估计就是这类人。

高晓松说什么明朝无名君,无名将,无名士,真是一派胡言。

就说名君,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都是很有名的君主,就连明世宗,明神宗,名气也不小,如果这个名不是说出名,而是明君,那太祖成祖就名垂千古的明君。

就说名将,明朝初年徐达常遇春,不算名将?于谦以文臣而领导北京保卫战胜利,不比历代任何名将差!抗倭名将戚继光不算名将?明朝末年袁崇焕史可法不算名将?

名士明朝还少了?王阳明,徐文长,两个人足以映照千古。

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谁都能来不是。他高某自然也能。

明朝有哪些疑案

朱元璋到底长啥样?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实际上看到了也不一定是真的。从PS到美颜,从见网友到看直播,无数的大型翻车现场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到底长啥样真不好判断。

朱元璋就是个例子,网上关于他的画像问题,早就吵翻了。

那么,朱元璋到底有多丑呢?

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朱元璋的画像,十有八九造型怪异。有人说是后来清朝为了抹黑朱元璋,故意弄出了这个奇怪的造型。这一点其实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如果真要故意抹黑,就不会只盯着朱元璋,他的后代子孙也一定会波及到。但是,目前看到明朝其他君王的画像,都是正常的。

正因为如此,很多研究者通过明朝历代君王画像分析,从遗传的角度说,朱元璋长得不会很丑,应该是一个圆脸福相。

那么,这么多朱元璋的猪腰子脸画像,到底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明朝的时候,民间就已经疯传朱元璋的奇特造型了。

明嘉靖年间官员张翰所著《松窗梦语》中记载:“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

官员范介儒的《曲洧新闻》中也有记载:“在武英殿见太祖真容有二:壮年者,黑须,长寸余,面微长而丰,色甚皙,眉目有异。暮年者,须鬓若银,面益丰而圆矣,色更皙。乃知外间所传龙颔虬须,面有瘢志者妄也。”

万历年间曾为皇帝讲授经史制度的官员张萱也留下记录:“余值西省,始得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以上这三位官员,都证实朱元璋并不丑,而且长得还挺不错的。不过这不是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官员都提到了,他们看到朱元璋“真容”之后,才意识到民间所传说的奇怪造型,并不是真的。

这意味着什么?明朝的老百姓,已经传言朱元璋满脸麻子,造型奇怪。

好,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

这三位官员在武英殿才确认朱元璋的长相,这说明之前他们也不确定朱元璋什么长相。我们要知道,当时没有照相术,能亲眼见到朱元璋本人的,并不多。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从别人的文字描述中,推测出来朱元璋的相貌。这就意味着,以讹传讹的可能性很大。

而奇怪的是,如果当时就已经流传了朱元璋的“丑相”,为什么没有人被抓?为什么朝廷不销毁这些画像?什么东厂西厂的难道一点都不在意?

所以,这桩迷案只能有一个解释了:朝廷并不觉得民间流传的朱元璋画像很丑。

我们觉得猪腰子脸不好看,是站在现代人的立场,是站在普通人的立场。如果回到那个时代,感觉就不一样了。

从上面三位明朝官员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并不认为民间在“丑化”朱元璋。相反,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奇异之象”、“龙颔虬须”、“龙形虬髯”这样明显褒义的词。

古代盛行面相学,而且一直流传着很多历史人物“天生异相”的说法,比如项羽、王莽的“双瞳”,刘备的大耳朵,李渊的“三乳”……而且这些都不是贬低,是实打实的夸赞,认为这样的人才有帝王之相。

所以,民间官员朱元璋的描述,明显是带有一种崇敬之情的。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的奇怪样貌,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通过文字描述传播开来的。宫廷画师的笔下,还是正常的朱元璋。到底是谁,从什么时候开始“丑化”朱元璋了呢?

明朝为何要闭关锁国200多年

明朝对外交往只禁止民间而不禁止政府。

(1)明朝闭关锁国的四个时期、两次反转与两对父子

洪武元年至永乐元年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A.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宣布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那时规定“片板不准入海”,这表明明朝初年海禁政策较为严格。

B.永乐元年至嘉靖元年则基本开放。从永乐元年“今诸藩国,愿入中国者听”开始,到“郑和下西洋”进行大量的朝贡贸易。对于民间则相对管理松散。

C.嘉靖二年至隆庆元年严格海禁政策。这一时期,嘉靖逐渐开始收缩海外贸易,由此,导致“倭寇泛滥”。

D.隆庆元年后到明亡,开始“准贩东西两洋”,私人贸易发展快速发展,大量拉美和日本白银流入中国。

(2)“闭关锁国”的四大原因

明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长达两三百年,这绝不是统治者的心血来潮之举,其间有着深刻的社会、思想原因。

A.海禁直接原因是是防备倭寇之患。倭寇从元末到明朝中期一直是东南沿海各省的祸患。在此背景下,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B.中国的自然经济为闭关锁国政策提供了经济基础。闭关锁国的首要目的是禁止私人与外国进行贸易,这首先得满足一个条件——不贸易也饿不死。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点毋庸置疑,何为自给自足?

C.“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国是官本位根深蒂固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政策都要为政治服务,要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维护统治首要要求稳,即面对的问题越少越好,如果开放贸易则不可避免产生诸多问题,譬如害怕内地人民与海外势力勾结等。统治者难以预料开放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则干脆关闭国门,反正也不差钱。

D.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讲究道德、讲圣贤之道,就是不重视科技,视科技进步为奇技淫巧。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堪为壮举,可在满朝士大夫眼里,就是胡闹。

不仅是明朝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清朝也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政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是宋朝也并未完全开放,宋太祖初年就规定实行海禁。这可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独特的政治环境、地理环境决定了封建中国社会的封闭性,闭关锁国政策有其必然性。

历史表明,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放眼全球、开阔视野、提高格局,努力与世界各民族在交流中和平竞争,我们更要有自信,相信我们能在全球化下,寻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而历史也证明,交流才是重要的。

本文作者为:坐古谈今特邀作者矢志不渝

明朝有哪些有趣的野史

野史到没有,有一些明朝的小知识,大家不妨来看一下吧!

1.朱元璋在位之时,曾给城隍神封爵,“府为公,州为侯,县为伯,皆号显祐”,给神仙分官,着实有趣。

2.二十四衙门里的宝钞司,听起来很高大上,好像跟钱有关系,但只是做擦屁股的纸。

3.朱棣登基后,把建文年间的一切法令都废除了,建文年号也革除了,所以不少杂史类书籍,提到建文年间都称革除年间,建文帝称为革除帝。

4.明朝继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是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时46岁。继位年纪最小的明英宗朱祁镇,时年9岁。

5.郑和是回民,祖父和父亲曾去麦嘉朝圣,郑和自己也是穆斯林,但他同时也信仰佛教还捐钱修建了妈祖庙。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明朝有哪些疑案和明朝史冷知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明宫疑案 中国宫廷疑案丛书的编辑推荐

标签:# 明朝# 疑案#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