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神秘的朱三太子,为何让康熙帝感到可怕这个人是真实的存在吗的问题,以及和康熙为什么杀朱三太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神秘的朱三太子,为何让康熙帝感到可怕这个人是真实的存在吗
朱三太子,确有其人,但不是1个人,而是3个人,后来成了民间反清复明的一个符号,一块招牌,特别是康熙时期,哪哪都有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活动,康熙是见一个灭一个,康熙一生共处理了10起朱三太子案,9个都是假冒的,只有1起有点争议,但很快被杀了,也死无对证了。
崇祯殉国处。崇祯共有7个孩子,3个早殇,1个活到5岁病逝,剩下3个活下来,分别是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崇祯死前3个孩子送出宫藏在贵戚家里,明亡后,3个孩子流落民间,不知所终,有人说,这3个孩子改头换面逃跑途中,早就被清军当成明遗民给杀了,但无法证实。
崇祯皇帝画像。所以,很多人相信崇祯皇帝的3个孩子还在民间,人们习惯把这3个孩子统称为“朱三太子”,只是这3个孩子再无踪迹,只有种种传说,满清统一中原后,各地活跃着许多反清的势力,而朱三太子正是反清大旗的最好号召,于是在康熙时期爆发了多起抗清活动,均以朱三太子为号。
康熙12年三藩之乱爆发时,就有朱三太子在北京城举事,没抓到;康熙16年福建永春县一个叫蔡寅的人,自称朱三太子起事;康熙18年陕西汉中有个叫杨起隆的自称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康熙38年,太湖有个70多岁老头自称朱三太子起事;康熙46年,太仓有个以朱三太子为首的组织暴动等等。
图为晚年康熙像。其实这些案子大部分被缉拿,都是假借朱三太子名号而已,说白了,被各种势力的起事者所借用了,每次碰到这样的事,康熙其实谈不上怕,只是这面旗帜的力量不可轻视,每次都下令严加惩办,但每次都是假货,头疼不已,直到康熙60年,康熙皇帝都快入土了,台湾还爆发了朱一贵起义,仍尊朱三太子,估计康熙这辈子也没搞清楚,朱三太子到底身在何方。
为何"朱三太子"会让康熙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朱三太子案”不是一个案件,而是绵延了几十年的数个案件。
朱三太子第一次出现是在顺治八年(1651)。有人告发前明崇祯皇帝的三皇子藏匿于民间,被官府擒拿,严加审讯。该“皇子”的供状中称自己是崇祯皇帝的第三子,名朱慈焕(实际三皇子名朱慈炯,朱慈焕是五皇子)。
朱三太子的再次出现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北京有个名叫杨起隆又叫朱慈璊的人,自称是朱三太子,建立政权,年号广德,封了大学士、军师、总督等官,联系郑成功部下降清将领,准备起义。由于事机泄漏,朱三太子逃亡。
此后陕西也有人自称朱三太子起兵,被抚远大将军图海逮捕,康熙十九年(1690)押往北京处死。
福建人蔡寅也自称朱三太子,带兵数万与台湾郑经联合,攻打漳州,被海澄公黄芳世击败。
真正引起清廷重视的朱三太子案,发生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分巧合的是,他们也尊奉朱慈焕(而不是朱慈炯)为朱三太子。据说此人是明朝皇室的后裔,化名王士元,流寓各处,被一些反清人士当作复辟明朝的旗号。康熙皇帝的耳目亲信、苏州织造李煦获悉后,迅速以密折的形式奏报皇上。
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七日李煦《闻太仓有人起事折》说:“窃臣煦闻太仓州北门永乐庵地方,十一月二十六日酉时,忽有强贼多人,以红布裹头,竖大明旗号,抢夺民人。文武衙门知风,率领兵役追擒林姓等各犯。臣在扬州风闻此事,理合奏闻。臣煦又现在遣人细查头目姓名,羽翼若干人,来踪去迹……查确情形再奏”。
后续奏折中显示:太仓刘河汛所辖地方,十一月初五日有强贼多人行劫开典铺生员陆三就家……十一月二十六日酉时,北门外永乐庵地方突有大伙强贼,红布裹头,竖旗聚集,声言欲入州城劫库,文武各官领兵擒捕,当即四散逃走……
事态的发展很严重,后来又发现浙江四明山也有反清复明的组织出现,都有朱三太子这个旗号,波及了今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经过严密的侦察和追剿,最终把朱三太子(王士元)逮捕,并与其五个儿子一起凌迟处死。
康熙之所以对这个案件重视,是因为这一次的声势比之前的大,波及数个省份,还伴随发生了攻击衙门和仓库的事件。朱三太子和反清复明,可以威胁清朝的政权合法性;攻击衙门、仓库,扰乱了统治的秩序。所以寝食难安、耿耿于怀,芒刺在背都是必然的。
康熙当年为什么要废掉太子
要弄清楚康熙为什么要废掉太子,首先要弄清楚他为什么立太子。
满清从努尔哈赤起兵,一直采取民主选举接班人,就是有选举权的人,在一起协商推举优秀者继位。不过到底谁更优秀,这个标准很难定,所以皇权交替,都会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清兵入关后,受汉文化影响,康熙觉得嫡长子继承制不错,于是就在胤礽两岁的时候确定为皇太子。
这么早确定皇太子,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胤礽的母亲,孝诚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后。康熙初年,鳌拜专权,康熙在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支持下,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两个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但是赫舍里氏20刚出头,就因为难产去世了,康熙很伤心,爱屋及乌,把胤礽确定为太子,也算是对赫舍里氏的一种告慰。
康熙对太子胤礽的培养十分上心,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说,康熙是个富有爱心的人,这时康熙对胤礽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丝毫没有掺假。既然如此,康熙后来为什么要废掉太子。这就是帝王之家的悲哀。在皇权和爱之间,帝王往往选择权力。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武则天非常宠爱他的女儿太平公主,她可以用假出家回避和亲,也可以为太平公主举办豪华婚礼。但是,为了权力他可以杀掉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毁掉太平公主的幸福。
随着胤礽的逐渐长大,他要担当一些事情,要行使二把手的职能,要培养自己的能力,以便将来能够担当大任。可是,二把手太难当了,干不好说你没能力,干得太好一把手又害怕你抢他的位子。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太子的滋味太不好受了。时间一长,胤礽把持不住了,开始挑战皇权,想早登大位。
可大位上有人啊!康熙太享受当皇帝的感觉了,而且自己身体还好,年龄也不算太大,还有很多事要干,交了权就啥也干不成了,他不想交权。但他又害怕太子来抢,所以只好把太子废掉。
废掉太子后,储位空缺,出现了九子夺嫡的情况,让康熙始料不及,康熙只好复立太子。复立太子后,胤礽没有丝毫改变,仍然我行我素,想以此告诉康熙,你的其他儿子一个个也都好不到哪儿去,不光我争,他们都在争,你就忍着点吧!康熙哪儿是能忍之人,两年后,康熙再次废掉太子。
康熙一代英主,他爱太子胤礽,为什么不把权力提前交给胤礽,自己当太上皇,这样一切都解了。康熙宁可废掉太子也不交权,可见权力的吸引力有多大。此外,皇帝终身制也是康熙迈不过的坎。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留言评论关注!
“朱三太子”究竟指谁他有哪些遭遇,下场如何
朱三太子从某种意义上是当时民间的抗清势力为了唤起人们对于明朝的同情心而打出的旗号。清朝康熙年间出过多次以朱三太子为名义的闹事。而真正意义上的是在康熙四十七年被清朝政府所抓捕的朱慈炤。他是崇祯皇帝的四皇子,崇祯帝有子七人,其中二子、五子、六子、七子幼年早殇。崇祯末年只剩长子,即太子朱慈烺;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其中第三子朱慈炯下落不明,而人们常说的第四子就是朱慈炤就是人们口中的“朱三太子”。为什么呢?
在康熙四十五年的时候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要造反,主要是张念一等人,但是最后被擒获,他们供出明朝崇祯帝还有皇子活在世上的消息。清朝皇帝康熙帝听说之后,立刻派使者前去查访,顺藤摸瓜在两年后的康熙四十七年山东找到了一个王士元的老头子,王士元有两个老婆,二个儿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媳,清廷的军队来到王士元的家里时,只有王士元和一个儿子还在,其他的人都上吊自尽。王士元被逮捕之后带到了北京,在清朝政府的审讯下,王士元交代了自己的一生,他就是崇祯皇帝的第四子朱慈炤。
在崇祯帝自缢之后,当时年仅十二三岁的朱慈炤和太子朱慈烺,三子定王朱慈炯躲入了公卿大臣家里,而后李自成入京,外戚周奎献出了这几个年幼的皇子,自此他们被李自成俘虏,李自成倒是没有虐待他们。此后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被吴三桂和多尔衮大败,撤离京师准备带走了三个皇子,此后三个皇子失踪,太子朱慈烺进入周奎家中,被周奎出卖给多尔衮,多尔衮以朱慈烺是假太子为由杀死朱慈烺。朱慈炯在李自成军中不知所终,朱慈炤则是在李自成的军中逃出流落到了南方,在凤阳遇到了一个王姓的乡绅,王姓乡绅收留了他,给他取名叫做王士元,王姓乡绅去世后,朱慈炤再次流浪,在浙江余姚被一名前明朝的胡姓官员收留,并且把女儿嫁给了他。朱慈炤从此在此生活,并且一直以王士元的名义行事。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祭拜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还表示要找一个明朝后裔来管理明孝陵。这个时候朱慈炤放松了警惕,他以为清朝政府真的要宽待明朝皇室后裔,所以某次不小心泄露了自己的秘密。于是有人打着他的旗号起义,最终朱慈炤被抓捕,他在狱中说:自己改名易姓,一生四处奔波,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而已,当年清朝刚刚入关,四处有人反抗,自己没有造反。现在七十多岁,而且要造反需要囤积粮草,占据城池,招揽兵马,自己一样没有,如何会造反。但是最终被康熙帝下令凌迟处死,儿子都被斩首。
关于本次神秘的朱三太子,为何让康熙帝感到可怕这个人是真实的存在吗和康熙为什么杀朱三太子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