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河北石家庄正定 正定古城墙旅游攻略 正定古城墙怎么样

很多朋友对于石家庄正定在河北有名吗和毛全球为什么离开正定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河北省很多地方对河北没有认同感
  2. 河北的哪座城市可以代表河北省为什么
  3. 石家庄正定在河北有名吗
  4. 说一说河北省为什么又称燕赵大地

为什么河北省很多地方对河北没有认同感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让人伤感。作为河北人,静夜史深感不仅仅本省人对河北省没有认同感,外省人也对河北省一脸茫然,我的一个海南同学认真地问我:“你们河北省省会是不是保定?”

河北省作为古冀州所在地,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省份之一。然而,今日的河北省却渐渐地默默无闻,连本省人都缺乏对河北省的认同感。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历史渊源:河北省区划一直在变迁

从元朝创立行省制度以来,为了加强统治,省界的变迁无可厚非,但是像河北省这样从元朝变到建国后的情况,真的不多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从元朝之后,河北省一直是京畿之地,因为元朝以后北京就是中原王朝的都城,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性,防范各个方向的潜在威胁,河北省的边界一直不断变迁。

元朝时期,河北省属于中书省,此时的中书省包含了今天的河北省大部、山西省、山东省全部、河南省北部、内蒙古中部以及蒙古国的一部分,面积之大前所未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大都。

明朝之后,经历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变迁,河北的地位也随之提升,从北平行中书省升级为北直隶,河北省开始成型。

明朝时期,京师辖区有:顺天府、延庆州、万全都司、保安州、永平府、保定府、真定府、河间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其中河北北部属大宁都司,张家口蔚县、保定涞源属山西大同府,石家庄元氏西部属太原府,邯郸涉县北部属辽州,邯郸丘县和馆陶属山东东昌府,沧州吴桥属济南府,邯郸涉县大部、武安、磁县、临漳属河南彰德府。

清朝入关后,沿袭明朝旧制设置直隶省,先驻大名府,后驻保定,设总督。此时的直隶有11府:顺天、保定、正定、大名、顺德、广平、天津、河间、承德、宣化、永平,还有六个直隶州,分别是遵化、易、冀、赵、深、定。雍正、乾隆后将承德、张家口以及内蒙古科尔沁等地设置州、县,划属直隶,直隶省辖境空前扩大。另外,邯郸涉县、武安、临漳县仍属河南彰德府;张家口阳原以西属山西大同府;石家庄元氏以西属平定州;沧州吴桥属山东济南府;邯郸丘县、邢台临西属临清府。

民国建立后,省界再次变迁,主要是热河、察哈尔省的设置,将北平以北地区全部划出。1928年2月28日,改直隶为河北省,废道及京兆区,北平成为河北的一部分。

建国后,河北省区划再次变迁。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政府成立,省会保定。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武安、涉县、临漳划归河北;

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赤城、怀来、宣化、涿鹿、万全、怀安、阳原、崇礼、张北、沽源、康保、尚义、蔚县、张家口划归河北省。

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承德、隆化、围场、丰宁、滦平、平泉、青龙、兴隆、承德等划归河北省,昌平县划归北京市。

1958年2月,天津市划归河北省,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

1967年1月,天津市重新成为直辖市。

1973年7月,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5县划归天津市。

1996年,衡水地区撤销,设立衡水地级市。

可以说,正是由于河北省区划的不断变迁,特别是北部的变迁,使得河北省更像是一个被强行糅合在一起的省份,所以各地对河北省的认同感很低。

2、地理碰撞:河北省始终是民族融合前沿

河北省属于古冀州地区,是九州之中位置最靠北的地区,也是中原地区和北方游牧民族碰撞最为激烈的地区。

历史上,河北省一直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的主要地区,也是民族融合最为激烈的地区。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一个集合了几乎所有地形的省份,在这个面积为18.8万平方公里的省份内,河北省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以及海洋等几乎所有的地貌形态。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奇观,最主要的原因是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太过特殊。

河北省的北部,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高原,蒙古高原的地形向南延伸到张家口、承德地区;

河北省的西部,隔着太行山脉和山西陕西相望,这让河北省和黄土高原以及西北地区特别亲近;

河北省的中部和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向南直通中原地区,和华中、华东地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河北省的东南部,是山东丘陵和渤海地区;

河北省的东北部,隔着辽西走廊直通东北地区,距离东北仅仅是一个山海关的距离。

所以,河北省虽然不大,但是却很巧妙地坐落在各个地理单元的交汇处。

所以,虽然大家都是河北省,唐朝、秦皇岛人更加豪爽,有东北人的特质;张家口、承德,更和内蒙古亲近;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西部地区,口音带着山西味;邯郸地区有着河南的影子,而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东部则带着山东人的豪爽。

这些多样化的特质,共同构成了河北人的特质。由于河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河北省除汉族外,还有满族、回族、蒙族、壮族、朝鲜族、苗族、土家族等55个少数民族,河北省成为一个民族的大家庭。

因为巨大的差异,所以河北省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省内文化,自然也就难以形成对河北省的认同感!

3、人文因素:河北省会变迁消耗了认同度

河北人对河北省没有认同感,首先就是对省会没有认同感。

河北省省会是石家庄,是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而在1968年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省会之前的55年时间,河北省的省会变迁高达11次,这还不算河北省在抗战期间建立的流亡政府。

清朝时期,直隶省的省会经历了从大名府到保定府再到天津的变迁。

1913年,民国初建,直隶省省会在天津;

1928年10月,直隶省改河北省,省会迁至北平;

1930年10月,在张学良要求下,河北省省会迁至天津;

1935年6月,日寇侵略加快,省会迁回保定;

抗战期间河北省会居无定所;

1945年11月,省会迁往北平;

1946年7月,从北平迁回保定;

1947年11月,从保定又迁回北平;

1949年7月,河北省会为保定;

1958年2月,天津市成为河北省省辖市,省会迁往天津;

1966年5月,天津重新成为直辖市,省会迁回保定;

1968年2月,省会迁往石家庄,并延续至今。

人们说“搬家三年穷”,河北省频繁的省会变迁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更严重消耗了省内对河北省的认同感。

再加上政治的需要,北京和天津相继成为直辖市,河北省如同被挖去心脏一样,区划变得支离破碎。

北京和天津的设置使得河北首尾不相顾,特别是北京北部的承德地区和天津东部的唐山和秦皇岛地区,这些地区因为北京和天津的阻隔,对省会的认同感微乎其微。包括其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作为两个直辖市的经济腹地,而不是省会石家庄的经济腹地。所以,经济联系如此薄弱,在认同上的认同就更加尴尬。

而且,因为石家庄是河北省不得已的选择,所以包含了河北省的太多无奈。石家庄位于冀中南,在地理位置上太偏南,对于北部和东部的联系和带动几乎没有,这使得石家庄的地位非常尴尬。

由于历史的原因,唐山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省会石家庄,这让石家庄地位更加尴尬。

因为对省会的认同感几乎不存在,所以整个河北地区的认同感更像是一盘散沙。

所以,尴尬的河北必将继续尴尬下去!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河北的哪座城市可以代表河北省为什么

我个人感觉是保定。通常一个省的省会代表着一个省,但也有例外,比如提到江苏,人会想到苏州。因为南京的象征意义已经大于一个省会。

而河北的省会变迁特别频繁。

河北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分属于燕国、中山国、赵国。其中赵国的实力最强,而河北的邯郸则是赵国的都城,所以战国史上,有关邯郸的记录特别多,尤其是成语。所以邯郸也称为成语之乡。

到了汉朝的时候,河北主要属于幽州,那幽州的治所是在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河北跟北京的关系都极近,北京就相当于河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现在河北跟北京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北京的雄安新区就在河北这一带。

从汉到明,河北地带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城市,隋之前最有名当属邺城,三国时期,这是袁绍的大本营,曹操打败袁绍后,又把它作为自己的基地,所以邺城是当时北方最好的城市,超过了已经被战乱破坏的洛阳长安。

在接下来的南北朝时期,邺城更是成为了六朝古都。如果不出意外,邺城将成为北方的一个中心点。只是到了北周时期,丞相杨坚执政,邺城的尉迟迥叛乱,杨坚在平定邺城叛乱后,干脆把邺城毁了。

这一毁有利,就是北方再没有可以割据一方的城市存在,对于统一是有好处的。像太原,邺城这些都算是龙城,可以据之称雄的地方,无一例外都受到了人为的破坏。

而到了宋朝,河北的中心城市应该是大名府,在宋仁宗年间,大名府还是北宋的陪都,人口达百万,在水浒传中就曾经多次提到大名府。现在这座宋城被完整的保留在黄河沙泥之内,如果发掘,将是一个世界奇观。

到了元朝的时候,河北最有名的中心城市就是真定府了,当时有个说法叫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真定是跟太原并行的两个城市,后面修正太铁路,就是由正定(真定)到太原,但因为路线要经过滹沱河,架桥上要额外增外费用,所以改从石家庄修起,变成了石太铁路,也让真定最终让出了河北一哥的位置。

而到了明朝的时候,河北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城市:天津卫。所谓卫,就是军队驻扎,拱卫北京的意思,所以它是北京的门户,在明朝时成为南方物资进京的关口。到了近代,外国人更喜欢在这里搞租界,便于跟北京联系,这使得天津有了洋味,现在更是直辖市。

不过,在天津卫发展起来以前,河北的中心城市还是保定府。

保定府是清朝时大发展起来的,康熙八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就成为了直隶省会。到了近代,因为要搞洋务运动,河北才出现两个中心的情况,搞洋务在天津,搞政务在保定。

直到光绪年间,直隶总督的府门搬到了天津,天津才正式成为河北的中心。

而到了民国的时候,直隶变成了河北省,河北省的首都一开始是搬到北京,后面又迁到天津,到了1935年时,还是回到了保定,一直到解放后。

这个时候,当河北人心中的中心还在北京、天津、保定三个城市之间转悠时,一个小村庄正借着铁路之机在迅速赶上,这个地方就是石家庄,这是一个实在的城市,它就算现在成了河北的省会,成为一个大都会,还冠着庄的名字。这就是不忘本。

解放战争,河北最先解放的大城市就是石家庄。当时在这里开了西柏坡会议,以后的工作就不是农村包围城市,而是以城市为中心。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还是以保定为省会。

那是什么时候搬到石家庄的呢?

那还是1954年,当时考虑到保定的工业基础薄,没有铁路嘛,而石家庄交通方便,是平汉正太两大铁路的交点,有工业基础,又是军事要地。所以,看远景,石家庄的发展肯定是越来越比保定好。

所以,河北的省会开始决定搬到石家庄。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插曲,比如有把天津划归河北,在没搬到石家庄时,先搬到了天津,后面内迁,又搬回保安,直到1968年,从五十年代开始规划的迁石家庄终于落实。虽然后面还有迁回保安的提法,但最终还是定在了石家庄。

现在,大家戏称石家庄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这跟河北的中心城市变动太快有关系的,有人算过,河北的中心变动过十多次。现在有人提议,把天津划归河北,还是让天津这个更有号召力的城市当河北省会,那河北的实力发展就会更顺畅。当然,这只是一些人提法,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石家庄正定在河北有名吗

正定县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古称常山、真定,东经114°23′—114°42′,北纬37°58′—38°21′之间,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华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是石家庄市“一河两岸”发展战略的重要承接地,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境内,距石家庄市区32公里。机场为国内4E级干线机场,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主要分流、备降机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空货运中转基地,是河北省重要的空中交通门户和对外开放窗口。

公元前770年建鲜虞国,公元前221年始设县治,公元198年改名真定府,自晋代至清末的1400多年间,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清雍正年间为避皇帝讳始称“正定”,沿用至今,是当时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重镇之一,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至今南城门仍嵌有“三关雄镇”的匾额。文物古迹众多,现存隋唐以来建筑38处,其中,国保9处、省保5处、县保24处,馆藏文物7672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264件,国保级文物在全国县级行政区中位居第二。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始建于隋开皇六年的隆兴寺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寺之一,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京外第一名刹”,寺内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堪称世界之最,摩尼殿是世界古建筑孤例,龙藏寺碑被誉为“隋碑第一”,倒座观音被鲁迅先生惊叹为“东方美神”。临济寺作为佛教临济宗的发祥地,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历史见证。开元寺钟楼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唐代钟楼。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多宝塔等造型奇特,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建筑学、美学价值,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佛教文化博物馆”。9处国保:隆兴寺、开元寺、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天宁寺凌霄塔、县文庙大成殿、府文庙、唐代风动碑、正定古城墙。5处省保:西洋仰韶文化遗址、小客龙山文化遗址、新城铺商周遗址、梁氏宗祠、王氏家族墓地。三山:恒山、常山、中山三个名称都有山字而不是山,故有“三山不见”之说;“九桥不流”之说是在隆兴寺天王殿前、府文庙栽门前、县文庙前院各建有一座三路单孔石桥,桥下各有一小池,雨后有些积水,天旱则干涸,故有此称;“九楼”指的是原城四门楼、四角楼、阳和楼;“四塔”为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八大寺”指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前寺、后寺、崇因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是过去正定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座牌坊,像较大的许家牌坊、梁家牌坊等。文化积淀深厚,正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被毛泽东盛赞为“南下干部第一人”的南越王赵佗,“常胜将军”赵子龙,明“太子太保”梁梦龙,清“四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北洋三杰”王士珍等均籍正定。“一代文豪”范仲淹出生在正定,白居易、欧阳修、文天祥等历代文人雅士都在正定留下光辉诗篇和剧作。正定曾是元杂剧鼎盛时期的中心之一,“元杂剧名家”白朴、尚仲贤是当时的杰出代表。正定佛教资源深厚,特别是临济寺作为佛教临济宗的祖庭,在佛教界和海内外地位崇高,影响巨大,是佛教文化兴盛时期的“佛教重镇”。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自1992年开始,一直担负着国家乒乓球队世界大赛前的封闭训练和中国乒协的对外交流任务,被誉为“乒乓福地”和“冠军摇篮

2历史沿革古代

正定县古塔(3)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内的白狄族人(姬姓)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国都新市(今新城铺)。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鲜虞国被晋国所灭,此地属晋国管辖。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

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

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今藁城县城子村一带)和绵曼(今井陉县境)四县。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

正定古城墙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村),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把郡治所移至安乐垒(今藁城九门附近),真定为县。

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又把郡、县治所移到滹沱河北,即今正定镇。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从定州、常山郡各分出一部兼置恒州,治真定县。

隋开皇初废郡,存恒州、真定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真定县分为真定、常山两县(常山县治所安乐垒),属恒州;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石家庄市振头附近);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徙恒州治真定;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真定县;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在恒州恒阳城置恒阳军;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恒州,属河北道常山郡,治真定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置成德军于恒州;

安史之乱后(763-921),为成德军节度使治所,又称恒冀节度使、镇冀节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为河北三镇之一。也是河北的藩镇最稳定的一个,160年只有三姓更迭。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恒州为大都督府;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

五代后梁时仍为镇州,治真定县;

后唐长光元年(公元923年)改镇州为北都,同年又复为镇州;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升镇州为真定府;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复名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

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又改恒州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

契丹号为中京;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为镇州,又升真定府;

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又改为镇州。

北宋时期,真定府为十大次级府之一,河北西路治所。

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废镇州置真定府路,统真定府和五州及真定等九县。

金袭之,于天会七年置河北西路,治真定府。

元初改为真定路,辖一府五州及真定等九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

明朝中后期,设保定巡抚,驻真定。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属直隶省;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直隶巡抚移驻真定,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复移驻保定。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一州及正定等十三县。

1913年废府存县。正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署(治保定)。

民国3年(1914年),改范阳道为保定道,仍领正定县。

近代

民国14年(1925年)6月24日,以正定县城厢为正定市,隶属正定县。不久即撤销正定市。

民国17年(1928年)6月20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废保定道,正定县直隶于省。

民国26年(1937年)3月,河北省划为17个督察区,正定县属第十二督察区。

民国26年(1937年)10月8日,日军侵占正定县城。民国27年(1938年)2月,建立伪正定县公署,隶属真定道(治石门市)。

1938年4月25日,正定县西北部地区与新乐县化皮地区合并建立正(定)新(乐)县(抗日)政府,驻正定县后塔底村,属晋察冀边区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8年8月25日,撤销正新县,建立正定县(抗日)政府,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10月,县政府改属冀西区第三专署。年底,县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县委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9年1月,第四特别委员会改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39年十月,正定县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地区与藁城县北部地区建立藁正县联合办事处,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地二专署;正定县滹沱河以南地区与获鹿县东部地区建立正获县,县委属冀南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县政府属冀南区第四专属滏北办事处。

正定城门1940年1月滏北办事处改为冀南区第一专署。6月,冀南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改为冀中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10月,第一地委改称第六地委,第一专署改称第七专署;正定县辖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共4个区、84村。

1940年2月,藁正县与新乐县佐合并建立藁正新县,属冀中区第二地委、第二专署;

1940年七月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改称第五专署,仍辖正定县政府;

1940年8月,撤销藁正新县,将原藁正县与无极县西部地区合并建立藁无县,县委属冀中区第七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八专署(1944年3月第八专署改称第七专署);

1941年1月,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改称中共北岳区委员会,正定县委属北岳区第四地方委员会;

正定城南门1941年2月,正定县改属冀中区地七专署,县政府迁驻藁城县小西门一带。8月,夏归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县政府又迁回县西北部地区;1941年11月,藁城县滹沱河以南的西部地区与正获县合并建立藁正获县,县委属冀中区第六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七专署;

1943年9月,撤销藁正获县,恢复正获县,隶属关系未变。1944年6月,冀中区第七专署改称第六专署;1944年6月,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改称第四专署,仍辖正定县。9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四专署;

1945年3月,栾诚县与正获县合并建立栾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六专署;1945年9月,国民党在城内建县政府;正定县解放区仍属冀晋区第四专区;撤销藁无县,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七专区;

1946年2月,撤销正藁县,置正定县佐,辖正定县京汉铁路以东(滹沱河南、北)地区;撤销栾正获县,恢复正获县,仍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3月,建立中共正定市委员会和市政府,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5月,改属第十一专区;1946年5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夏设藁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1946年9月,撤销正定县佐,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

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正定县城。城内为正定市,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西北部农村为正定县,仍属冀晋区第三专区。5月,改属第四专区;1947年7月10日国民党军复占正定县城,在城内建县政府;1947年8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正定县城,建置未变;1947年10月26日,正定县城第三次解放,建置未变。1947年11月,撤销正藁县和藁正获县。原属正定县的村庄除西南部17村华归获鹿县外,复归正定县;正定市改为县辖市。正定县改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当代

1949年1月,正定县改属察哈尔省建屏专区;1949年6月,撤销正定市,改为正定县城关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设10个专区。正定县属石门专区;1949年8月10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正定城内建立;1949年9月28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仍辖正定县;1949年10月,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正定迁石家庄市。

3自然资源水利资源

正定县地质构造砂卵石比例较大,天然补给条件好。全县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8亿立方米。浅水层含水组(0~70米)蓄积量338亿立方米;中层承压水组(70~160米)蓄积量为661亿立方米。水质好,矿化质在0.2~1克/升,PH值在6.5~7.8之间,汲取地下水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即可直接使用,是理想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土地资源

土壤类型分为褐土、潮土、水稻土,主要是褐土,占土地总面积的80%,除滹沱河及其沿岸,均属褐土区。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24%,全氮含量0.077%,速效磷为10.6PPM,碱解氮为59.4PPM,速效钾为94.4PPM。土壤养分状况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河北省属上等水平,是农作物单产高的主要原因。

4行政区划

正定县辖1个街道(城区街道)、4个镇(正定镇、诸福屯镇、新城铺镇、新安镇),5个乡(南牛乡、南楼乡、曲阳桥乡、西平乐乡、北早现乡),174个行政村,186个自然村。

5交通信息

正定县境内京广铁路、京石客运专线、京港澳高速、张石高速、107国道纵贯南北,正港、羊曲公路、京昆与京港澳高速公路连接线横穿东西。

景点

赵云庙

赵云庙位于正定县,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文明之隆兴寺、荣国府毗邻。

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县城,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开元寺

正定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2000年6月在正定城内府前街出土了一巨大赑屃(bixi)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有关专家考证,为后唐遗物,距今约1200余年,是研究中国后唐至五代时期历史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国内罕见的艺术珍品,堪称天下第一。现存于开元寺内。

天宁寺凌霄塔

凌霄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现存的四座古塔之一,位于城内天宁寺,是正定四塔中最高大者。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当地百姓俗称木塔。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198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予以重修,在保持原貌的原则下,于1982年进行了落架重修。

临济寺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澄灵塔举高30.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澄灵塔既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又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该寺于1984年由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佛教团体。1986年以后,先后重建了大雄宝殿、法乳堂、传灯堂以及山门殿等建筑,使之成为正定名刹。2001年06月25日,临济寺澄灵塔作为金代古建筑,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长乐门

据相关资料记载,正定城墙属府级规制,周长24里、高3丈3尺,设有四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经过岁月的损耗,正定古城墙仅存有颓壁残垣和南、西、北三座摇摇欲坠的城门。长乐门是后来修复的,城门分上下两层,上屋檐下的“长乐门“牌匾为著名书法家启功所书。

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华塔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位于正定县历史文化街区东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惠寺因有华塔又称华塔寺。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1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

说一说河北省为什么又称燕赵大地

河北省被称为燕赵大地,是因为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河北省辖区内,北部为燕诸候国之地,南部为赵诸候国之地,所以河北省有“燕赵之称”。

但燕赵大地版图范围,却不只含河北省一个省份,还包括天津,北京,山西以及河南北部。但燕赵两国的国都却都在河北。在春秋战国时期,国都就是中心,两大都城所代表的燕赵文化在此发扬光大,所以称河北为燕赵大地是比较恰当的!

好了,关于石家庄正定在河北有名吗和毛全球为什么离开正定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河北正定最著名的寺庙,被誉为中国 十大名寺 之一,游客 必去

标签:# 正定# 石家庄# 河北# 我的# 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