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坦克在战斗时坦克里的人能露头吗

励志一生 -
坦克在战斗时坦克里的人能露头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坦克在战斗时坦克里的人能露头吗和现役坦克冷知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坦克在战斗时坦克里的人能露头吗以及现役坦克冷知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现代坦克为什么不采用反坦克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
  2. 俄系坦克为什么不会殉爆
  3. 为什么一辆坦克比一架中型客机还重
  4. 坦克在战斗时坦克里的人能露头吗

现代坦克为什么不采用反坦克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

导弹与坦克是两个概念。坦克以导弹为主要武器就不是坦克了。坦克是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体,是占领性武器。它的价值体现在占领目标的过程。可预测,即使发展无人坦克,但有人坦克的作用是其无法代替的。导弹更不可能代替坦克。

俄系坦克为什么不会殉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581条回答

实际上,苏制或者俄制坦克是最会殉爆的坦克。

二战中,各国坦克都一样,一旦被击中很容易殉爆。

当时美制坦克,甚至比苏制坦克更容易起火殉爆!

美国二战主力M4谢尔曼,有两个搞笑的外号,美国大兵把它叫做郎森打火机,英国大兵把它叫做汤米烤肉炉。

为什么叫做郎森打火机?因为当时美国郎森打火机有个著名的广告词: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这是美国坦克兵讽刺M4谢尔曼坦克一旦被击中,就会立即起火,进而殉爆弹药。

那么,为什么英国人叫做汤米烤肉炉?

美国人把英国佬叫做“汤米”,汤米烤肉炉也就是英国大兵专用烤肉炉的意思。

英国坦克兵也讽刺M4谢尔曼很容易着火殉爆,把士兵变成烤肉。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开始慢慢的改变坦克设计,开始注重保护坦克兵。

原因很复杂,一是苏联装甲部队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美军坦克必须一对多,需要尽量提高防御力;二是美军意识到坦克兵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熟练的坦克手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实战。坦克被击毁了,在流水线上花费几天可以制造出来,但培养优秀坦克兵是需要一两年甚至更多时间,需要好好保护;三是坦克只要不烧毁、殉爆,就有很大概率修复继续使用。这对于数量本来就占劣势的美军坦克,相当的重要。

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军新一代M1主战坦克就非常重视保护坦克兵,使用了很多方法包括整体设计防止殉爆。

但是,苏军就没有这方面的太多考虑。

苏联的装甲战略就是数量换质量,强调以性能较差的坦克集团冲垮北约的防御。

在苏军看来,坦克兵同坦克一样是战争消耗品,没有必要过分保护。

坦克的设计核心是歼灭敌人,一定的损失是必须承担的。

所以,苏联历代坦克设计中,没有太多考虑保护坦克兵。

我们看看苏军最有名的T72主战坦克,在格鲁吉亚、叙利亚、伊拉克、车臣等战场,经常看到T72被击中后殉爆,坦克被炸的四分五裂。尤其是坦克的炮塔,经常被炸飞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被戏称为T72的脱帽礼。

显然,在这种殉爆中,T72坦克兵根本不可能存活,甚至死无全尸。

如果说,这是被敌人什么现代化反坦克武器击中,还好说。

然而车臣战争中,T72往往是被车臣人用轻型火箭筒,从顶部或者侧面击中。照常理来说,即便被破甲火箭弹击中,大不了坦克受损,并不应该出现殉爆。然而往往一发下去,整个坦克都炸飞了。

T72减少了一个坦克乘员,采用了车体弹舱式自动装弹机,弹药架就在车体下方。坦克手就是坐在这些炮弹上面,并没有隔舱。虽然这样的设计在自动装填方面效率很高,却非常危险。

本来火箭弹的聚能破甲射流,射穿坦克装甲后就没什么威力了,最多是将坦克击伤。

但射流一旦击中这些弹药,就会引爆弹药导致爆炸。而这些炮弹还直接聚拢在一起,一炸就全部炸掉,威力非常惊人,直接将坦克车底炸毁,杀死所有成员。

T72炮塔重达12吨,如果被炸飞到空中几十米高度,坦克兵恐怕连火化都省了,可以直接入盒。

对于T72的这个问题,后来俄罗斯也意识到了,在阿玛塔坦克中做了重新设计:3名驾乘人员均被布置在一个独立的装甲密封舱内,这个密封舱与弹药舱及燃油舱之间也是分隔独立的。

而且后续的改进型T90F,也改造为把备用弹药放在了坦克尾仓,并且设置斜压板,能够有效减少殉爆的发生。

这从侧面证明,俄罗斯认为之前苏联那种轻视坦克兵生命,将坦克和坦克兵作为消耗品的思维是错误的。

为什么一辆坦克比一架中型客机还重

空客A320可不是中型飞机,而是180座的大型国际干线飞机。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飞机和坦克重量对比的话题。

事实上的确如此,一辆99A型主战坦克的重量约为56吨,而一架A320飞机的空重仅为48.2吨(A321-100型,以下均用此型号),重量差达到了7.8吨,相当于99A型主战坦克重量的86%。

我们再来看看两者之间的尺寸对比:A320飞机的全长为44.51米,高11.76米,机体宽3.95米,翼展34.10米;99A型主战坦克全长11米(含炮管),高2.37米(含车顶机枪),宽3.4米。

就尺寸而言,99A型主战坦克在A320飞机面前就是个小不点,长度只相当于A320飞机的30%,高速相当于20%,尺寸相当的整车宽度还差A320飞机的机体0.55米,如果要加上翼展的话,那么99A型主战坦克的车宽只相当于A320飞机的10%。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尺寸如此巨大的A320飞机空重却只有99A型主战坦克86%呢?原因有两个:第一、A320飞机是一种在天上飞行的航空器,而99A型主战坦克是一种在陆地上行驶的重装甲机动车,因此在天上飞的重量自然要尽量轻,在地上跑的重量可以重一些;第二、A320飞机是一种民用商业飞机,追求的是营运利润,尽可能轻的结构利于降低营运成本,而99A型主战坦克是一种军用重装武器平台,它的一切只为谋打赢,使用成本并不重要,所以尽可能地加重装甲防护等级有利于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飞机为了达到“尽可能轻”的目的,制造材料主要为重量较轻的金属合金以及非金属复合材料,比如说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镊钼钨合金、钛钨合金、炭纤维材料、强化石膏、强化陶瓷等等。

坦克为了达到“尽可能地加重装甲防护等级”的目的,制造材料主要为高强度、高硬度的合金装甲钢以及复合装甲,比如说99A型主战坦克的基本装甲材质为50CrMnS均质装甲钢(硬度430BHN),加强装甲为氧化铝、陶瓷夹层装甲,附加装甲为爆炸式反应装甲,正面防御等级相当于1000mm均质钢装甲。

可见99A型主战坦克基本上就是使用一堆钢铁“堆砌”而成的移动钢铁堡垒,不仅能在战场上横冲直闯,而且反坦克导弹命中也不一定能将其摧毁,其坚固程度可见一斑;而A320飞机并没作战性能指标要求,它所使用的均是质量较轻的材料,用手枪都能在机体上打个对穿眼。

这是两种用途完全不同的物体,所以毫无可比性,但是从答疑解惑角度出发,我们非常愿意在此分享飞机和坦克的相关知识。

▼下图为在我国总装下线的第一架空客A320客机在地勤车的引导下开始自主滑跑到起飞跑道上,以地勤车为参照物来看,A320飞机机体显得特别庞大,然而就是这个庞然大物的空重却只有48吨,还没有一辆99A主战坦克重。

飞机是一种大量使用轻质材料制造的航空器

飞机的飞行原理是这样的:当发动机启动并达到一定转速以后开始产生推力,飞机在发动机推力的驱动下在跑道上向前滑跑;当发动机调高转速,飞机加快滑跑速度,这时候机翼上就会产生高速气流;当飞机滑跑达到一定速度以后,机翼下方的气流所产生的升力大于机翼上方的阻力,这时候飞机就具备离地起飞的条件,只要发动机推力能一直保持机翼升力大于阻力的速度,那么飞机就能一直在空中飞行。

可见飞机的机翼能否获得升力直接决定了飞机能否进行飞行,机翼能获得多少升力直接决定了飞机的起飞重量,而起飞重量则决定了飞机的载荷能力。

比如说A320飞机的空重约为48吨,最大起飞重量为93.5吨,这表示该型飞机的最大载荷为45.8吨,再刨去燃油重量、设备重量以后就是它的有效载荷。

飞机的主要承重结构为起落架和机翼,当飞机停在地面上或者在跑道上滑跑时,飞机的重量由起落架系统承担;当飞机起飞离地以后,飞机的重量将由机翼承担。

所以飞机除了这两个结构之外,其它结构均可使用重量较轻的材质来制造,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轻飞机的空重,飞机的空重越低,有效载荷量就越大。

提高有效载荷量的方法除了减轻飞机空重以外,最重要的是提高机翼的升力,而升力则与飞机的速度以及机翼面积有关,飞机速度越快,流过机翼的气流流速也就越高,机翼获得的升力就越大;机翼面积要尽可能的大,这样一来升力在机翼上的作用面积也就增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机翼面积并不越大越好,因为面积过大的机翼将会增加飞行阻力,反而会造成飞行速度降低,而速度的降低则意味着升力的下降,因此机翼面积的大小要与飞机的性能相匹配。

除此之外,机翼光具备较大升力是不够的,其结构还要求足够坚固,所以机翼的核心结构翼梁、翼肋、桁条要使用高屈服强度、高抗拉强度的钢材制造,其它的部件均可采用各种轻质合金以及复合材料。

比如说A320飞机的48吨空重中,比重在2.7左右的铝合金使用量达到50%,比重为4.5的钛合金占10%,比重为2.1~2.3镁合金占15%,非金属复合材料占5%,而钢材使用量仅占20%左右。

这就是民用商业飞机尺寸虽大,但是重量极轻的原因,每节省一克重量都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因此飞机未来将会越造越轻,比如说起飞重量是A3206倍的空中巨无霸A380大飞机的碳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石英纤维增强塑料等非金属复合材料占比达到了20%,空重仅为227吨。

▼下图为法国空客研发的石墨烯高性能符合材料机翼,它的比重较于铝合金等轻金属质量更轻,强度更高,该技术代表的着民用飞机制造用材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大飞机重量将会更轻。

坦克是一种大量使用钢材制造的装甲战斗机动车辆

坦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问世以来就是一种“攻守兼资”的陆上机动武器平台,它的“攻”主要体现在搭载的武器上,比如主炮和机枪,;“守”则体现在厚重的防护装甲上,可以抵御枪击、炮击、地雷以及导弹攻击,被誉为“陆战之王”。

除了“攻”和“守”以外,坦克采用履带进行机动,因此在复杂环境中机动性极好,其最大特点就是越壕能力,比如说99A型主战坦克的越壕能力为2.7米(越壕宽度),对于那些没有装备反坦克武器的步兵而言,在战场上对方坦克的出现即意味着战斗即将结束。

为了抵御敌方的火力攻击,坦克的外表被防弹装甲钢所包裹,比如说二战时期的德国“虎”式重型坦克采用了镍铬锰钼合金钢做为防护装甲,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102mm,侧面装甲厚度为82mm,顶部为40mm,后部为25mm。

正面装甲可以抵御口径为100mm以下的火炮所发射穿甲弹,这种防御水平在当时几乎没有可以击穿其正面装甲的火力,这也是该型坦克在实战中能打出1:9高战损比的原因。

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尤其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重型反坦克导弹的普及,坦克的防御装甲也越来越厚重,装甲钢材料的防弹性能也越来越好。

比如说99A主战坦克的正面基本装甲厚度约为400mm,倾斜角度为22度,防御等级相当于560mm均质钢装甲,再加上复合装甲和附加反应装甲以后,防御水平提高到了1000mm均质钢装甲。

为了提高对敌攻击火力,主战坦克需要搭载威力巨大的主炮,以达到击穿敌方坦克的目的,99A型主战坦克搭载的主炮为一门口径为125mm的高压滑膛炮,火炮药室容积为13.5升,在发射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产生大约527Mpa的膛压,驱动穿甲弹以接近1500米/秒的炮口初速飞向目标。

为了遏制巨大的膛压,坦克炮的身管使用整根电渣重熔炮钢锭进行锻造和辊轧而成,仅身管重量就达到了6吨,整个火炮系统总重量约为12~13吨(包括自动装弹系统)。

由于坦克全身各种钢材的使用量占坦克全重的90%以上,所以十分沉重,好在做为陆上机动车辆,车身全重将以压强的形式传导到地面上,因此坦克的动力系统只需要克服滚动阻力就能确保正常行驶,即轮子的滚动扭矩>滚动阻力。

坦克克服滚阻的方法非常粗暴简单,即使用大功率发动机向变速箱输出大功率动能,变速箱向履带系统中的主动轮输出大马力扭矩,主动轮驱动履带运行,从而达到带动坦克发挥车辆机动性的目的。

99A主战坦克的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500马力,机动性能表现为:75千米/小时最大公路速度以及60千米/小时的最大越野速度。

在动力允许的情况下坦克为了提高装甲防御水平,还会不断地往车体上堆砌装甲,比如说美制M1A2SEP主战坦克的重量就达到了惊人的70吨,在可预见的未来,坦克的重量只会造得越来越重。

▼下图为高速机动中的99A主战坦克,车体上像巧克力一样的块状物体为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炮塔上为复合装甲,车体上为反应装甲),由于大量附加装甲的堆砌,坦克的防御水平将会大幅提升,同时重量也会大量增加,坦克越造越重是一种趋势,至少目前是这样的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一辆坦克比一架中型飞机还重的原因是坦克的制造用材90%以上都是各种钢材,而躯体庞大的中型飞机制造用材多为金属和非金属轻质材料,钢材用量只占20%左右,因此坦克的重量要远远超过中型飞机。

第二、诸如A320这样的大型客机的用途是民用领域的商业运营,追求的技术指标永远是利润,这类飞机的性能指标要求是尽可能轻的空重和尽可能多的有效载荷,设计和制造时将会在满足机体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使用轻型材料,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所以这类大中型飞机将会越造越轻。

第三、诸如99A型这样的主战坦克属于陆地军事战斗车辆,它要求既能防御敌方火力攻击,以起到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的作用,又能发挥强大的火力对敌发起打击,以达到打败敌人的目的,坦克会尽可能多的使用防弹装甲钢和高性能常规武器合金钢,而且坦克无论有多重,重量始终以压强的形式传导至地面,所以坦克将会越造越重。

结语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设想:制造一种既能像飞机一样在空中飞行,又能像坦克那样在陆地上横冲直闯的武器装备。

很显然这样的设想并不现实,因为飞机要能在空中飞行就必须在拥有足够大的动力的前提下还要足够轻,而坦克除了强大的火力以外还要拥有厚重的防御装甲。

为了达到各自的性能要求,两者对制造材料要求是相悖的,除非人类掌握像金刚狼那种埃德曼合金或者美国队长盾牌的吸音钢,这样又轻强度又高的钢材就能满足将飞机和坦克集成在一起的条件,届时将不再会有人提出“坦克为什么比飞机重”的疑问了。

遗憾的是这两种金属只存在于科幻影视剧中,现实中的飞机还得老老实实使用轻型材料制造,而坦克则踏踏实实使用钢材堆砌起来。

▼下图为正在为M1A2SEP主战坦克加装反应装甲的美军士兵,M1A2SEP主战坦克是这个星球上最重的坦克,重量达到惊人的70吨,即便如此,美军士兵仍然觉得装甲防御性能差强人意,所以继续往坦克上对切附加装甲,这样一来坦克的重量将会超过70吨。

坦克在战斗时坦克里的人能露头吗

开个车还总喜欢往外面钻,你是喷过银漆的战争之子么?

坦克在战斗时,车组乘员一般是不允许露头的,他们需要关好舱门,确保保护好自己。

但在实际的战斗中,人不能因为规矩被卡死,所以乘员露头的情况很多。

这些时刻一般集中在车长出车观察、车组补充弹药、维修车辆,操作机枪,以及驾驶员探查环境和车组逃生上。

坦克中的视野有限,尤其对过去的坦克而言,它们只能通过狭小的观察窗来获得外部视野,所以一旦遭遇到复杂的战斗情况,车长必须钻出车外探查情况。毕竟先一步发现情况,就能先一步获得优势,甚至决定生死。

《坦克世界》中为什么会有个炮队镜装备?因为二战的坦克真的会装备炮队镜。放今天,这种情况叫“增加态势感知能力”。

坦克的驾驶员也会把头伸出来或打开舱门,尽管这样做很危险,但有时候坦克需要在复杂地形行走,为了避免出现更麻烦的状况,只能伸头开车。

不过,一旦战况陷入危局,坦克上的车长、驾驶员等人员都会立即缩头并关好舱门,非必要是不会再出来了,因为那样真的是茅房里打灯——找奥利给。

电影《狂怒》的坦克战里就表现过凄惨的一幕,美军谢尔曼坦克小队遭遇德军虎式坦克伏击,一辆M4的车长被飞来的88mm弹丸瞬间就削了脑袋,吓得其他人全都钻进车内了。

实际上,同样的事情在北非有过记载,有次,英军的玛蒂尔达坦克车组在前进时遭遇德军伏击,因为坦克里热得能烤鸡蛋,很多人没有待在坦克里,结果有人被远距离的德国炮弹打碎了脑袋。

苏芬冬季战争时,芬军对付苏军的秘诀就是逼出坦克乘员。

芬兰人使用发烟手榴弹和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袭击苏军,埋伏的芬军雪橇兵在坦克身上和四周制造了大批火焰和烟雾,于是丧失视野的苏军不得不打开盖子观察情况,芬军战士便逮住这种机会将其狙杀。

仅仅依靠这种简单的战术,芬兰军人便干掉了相当多的苏联坦克。

到了现代,坦克的盖子变成了更严肃的话题,因为它们关系到遭遇炮击时的超压激波,以及核生化战争时的三防能力。

曾经有许多帖子讨论过“坦克在遭遇榴弹炮轰炸后是否能把内部人震死”的话题。实际上,能否把人震死,除了炮弹的TNT当量和爆炸距离外,根舱盖是否关紧也有很大关系。

冲击波就是激波,它也需要介质来传播,在超速传播过程中,冲击波的连续峰能增大压力、温度、空气密度,形成对物体的强烈破坏。

但是,冲击波的传播需要通过物质做媒介。换句话说,阻断坦克舱内外的气压连通,冲击波锋面就丧失了大半威力,变得只能在装甲表面肆虐,把能量消耗在几十吨重的车体上。

所以苏联当年开发“核战坦克”279工程时,主要也就强调坦克不被冲击波掀翻和暴击,而较少考虑人会不会被巨大的能量震死。

当然,现代坦克的观瞄系统变得更先进了,坦克的数字化辅助设备和传感器有时候比人眼顶用得多,除了必要的望远镜观察,基本上已经不需要车长探头搞侦查了。况且车长需要操纵坦克的火控系统做指挥,很多车载终端都是车长可以越过炮长开炮,炮长却一般不能越过车长。

最后一种情况就太常见了,坦克乘员操作车顶机枪,这在过去和今天都很常见。

车顶机枪不仅可以应对很多对人员的压制,也能拿来打载具、建筑、低空飞行器,是挺相当好用的武器,所以至今都没被淘汰。

不过,现代坦克也越来越注重相关的问题,坦克车内的闷罐子情况开始得到重视和改善,车顶机枪也开始被遥控武器站所取代,某些国家还设计了坦克配套无人机或无人炮塔。未来终有一天,坦克乘员会再也不用露头了。

最后西住美惠的脑袋镇楼,不露头你们这群肥宅难道看鮟鱇舞么?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坦克在战斗时坦克里的人能露头吗

标签:# 坦克# 露头# 人能# 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