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李世民战功显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储君 不兵变会死吗

大家好,关于李世民战功显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储君不兵变会死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李世民建议不迁都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李世民为什么要攻打洛阳并烧毁宫殿呢
  2.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夺位登基,都是一代大帝,为何朱棣的骂名却多了很多
  3. 李世民战功显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储君不兵变会死吗
  4.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到底有多可怕

李世民为什么要攻打洛阳并烧毁宫殿呢

贞观四年,李世民想要重修乾阳殿,但是却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张玄素。张玄素对李世民说你连隋炀帝都不如。

李世民很不服气,他问张玄素:“你说我连隋炀帝都不如,那相比夏桀商纣如何呢?”

张玄素回答他说:“如果你一意孤行,坚持要重修乾阳殿,那你就是和夏桀商纣一样坏”。

乾阳殿猜想结构(三陛轩)

李世民也很委屈,于是他找来了最不会违逆自己意思的房玄龄,对他说道:“我重修乾阳殿难道是为了自己吗?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四方朝贡路途均等。我是为了方便天下百姓,才要重修洛阳宮的。”

出乎意料的是平常最善解人意的房玄龄并不接话茬,更没有奉承李世民。李世民看着这个最忠实的手下也用沉默对抗,也就明白根本没有人站自己这边了。也只好讪讪说:“不过张玄素说的也有道理,是我考虑不周”。但是李世民也是要面子的,话锋一转说道:“以后有事到洛阳,就算我们都露宿街头,也没关系。”

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重修乾阳殿会遭到那么多人的反对呢?而且张玄素话说的那么难听李世民还不能生气,反而要赏赐张玄素呢?

因为这件事李世民理亏,乾阳殿本来就是李世民一把火烧的。乾阳殿是洛阳宮的主殿,始建于大业元年。乾阳殿建造的非常奢华,以至于让贵族出身的李世民都觉得不可思议。李世民在攻破洛阳后,见到乾阳殿就一把火烧了,还告诫臣民,隋炀帝就是因为好大喜功,奢靡浮华才葬送了江山,他要以此为戒。

然而从武德四年到贞观四年,才短短九年的时间,李世民又想重修乾阳殿,当然会遭到群臣的反对,李世民也只能忍气吞声。

那么乾阳殿到底有多奢华呢,乾阳殿仅殿基就高九尺,从地面到螭吻高二百七十尺。其柱大二十四围,在运送它的过程中需要两千人才能运送,每天行进不足二十里。可以说这座宫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座木制建筑物。故宫最大的太和殿也才只有30米高,仅有乾阳殿的高度的1/3。

太和殿(二陛轩)而太和殿面阔也只有十一间,而且只有两陛轩(两重),而乾阳殿面阔十三间(十三间二十九架,三陛轩)。殿庭左右各有大井,井阔二十尺。也就是说目前故宫最大的建筑,在乾阳殿面前相比也是寒酸的没法看。

隋炀帝建造的洛阳城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杨玄感大军被耗死在了洛阳城外,王世充靠着洛阳城熬死了隋末最强大的诸侯李密。李世民占领了整个河南,但是围攻洛阳足足围困了十个月,仍然没有攻破。最后还是李世民击败了窦建德,王世充才开城投降的。

我个人觉得,李世民之所以一把火烧了乾阳殿第一,可能是发泄心中怨愤。因为攻打王世充这段时间,李世民受到各方面的压力。李世民围攻洛阳数月,久攻不下。很多人都劝李世民退兵,就连李渊都暗示李世民退兵。但是李世民坚决不退,并且下令:“洛阳未破,师必不还。再有上言班师者斩”。李世民虽然最后胜了,但是心中未免不有怨恨。第二,就是李世民想要赢得洛阳和天下的民心。

当然李世民只是烧了乾阳殿,并非洛阳城。而且李世民也已经把洛阳宮中的财物和书籍都登记保存了下来,所以影响并不大。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夺位登基,都是一代大帝,为何朱棣的骂名却多了很多

两个人都是夺位登基这没错,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李世民的夺皇帝位损失比较小,仅仅是个“玄武门之变”死了没多少人,相对于老百姓并没有太多的影响。而燕王朱棣,是起兵所谓“清君侧”,大战辗转打了好久,死伤无数,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劳民伤财。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建成并没有登基,他们的老爹还活着,并且他们兄弟俩不管谁将来登基,对方都没有好果子吃!所谓拔刀相见,勇者胜!谁赢了谁是老大,谁才能活!反观朱棣,朱允炆已经登基,并且是官方认证,虽然建文帝对各位藩王们逼迫过紧,但是怎么说人家削你权,整你,那也是名正言顺,你造反就是你的不对了。还有就是朱允炆对老百姓那是相当的不错,也并没有劳民伤财的施政过失!所以朱棣属于造反名不正言不顺。

以上仅仅是对双方夺位上的粗浅观点,谢谢

李世民战功显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储君不兵变会死吗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一代帝王。他在位二十三年,唐朝进入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那么李渊当初为什么没有立战功显赫,为唐朝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李世民为太子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因为传统的原因,中国古代从周朝开始一直延续立嫡长子太子的传统。而李世民虽然为大唐的统一立下许多战功,但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立太子还轮不到他。李渊有四个儿子。如果立李世民为太子。其他兄弟可能就会不服。特别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因此李渊渊即使有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心,也无济于事。

其次,李建成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才,他的战功虽然没有秦王李世民大。但他是率领军队攻克了西河,潼关和长安后才被立为太子的。不仅如此他还帮助李渊处理朝政,率领军队多次打败突厥。平定了山东。是一位有勇有谋有才能的人。有这样的一个太子。李渊没有理由废掉他。

可以这么说,李渊的儿子个个都很优秀。李世民尤为突出。正是因为秦王李世民战功赫赫。太子李建成害怕秦王李世民威胁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就产生了干掉李世民的念头,何况还有李元吉的帮助呢。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于太子李建成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早已密谋好的。如果不兵变,秦王李世民就有可能束手待毙。对于战功赫赫的秦王来说,兵变是他保命唯一出路。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到底有多可怕

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617年),随父李渊于太原起兵反隋进入关中。唐建国后,封秦王,任尚书令。后統兵消灭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武德九年(627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传让皇位。

一、居功至伟、权势熏天

(1)居功至伟

秦王李世民在唐取代隋,成就千秋霸业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功勋卓著无人能及。

晋阳起兵是李唐王朝的开端,李世民在这场兵变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晋阳起兵主要是世民之谋”,(赵文博《中国通史》以下简称《中国通史》)

起兵后李世民率先占领了西河地区,为李氏政权发展打开了局面。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建立唐朝后,为了消灭各地的割据力量,先后进行了六次重大战役,而李世民就指挥了其中四次,对于唐朝最终一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唐天下可以说是秦王及他的那些披肝沥胆的众英雄一手打下来的,其先后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不世之功。

?武德二年到武德三年,历史上著名的“柏壁之战”,李世民率军歼灭了宋金刚部,并将刘武周所占领的失地全部收回,肃清了关内其他的残余势力,解除了李唐政权在西北部所受到的威胁。年仅二十四岁的李世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一时间“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李世民奉命率大军攻打洛阳王世充。在唐军紧逼之下,洛阳几乎成为一座孤城。王世充无奈,只得向窦建德求援。这场战争前后历时近十个月,收伏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大对李唐政权造成极大威胁的割据势力,尽取山东之地。

?武德五年(622年)二月,历史上著名的“洛水之战”打响了。李世民平定河北刘黑闼叛乱,一出马便收取了相州等地,与刘黑闼对峙,互有胜败。李世民巧妙在洺水上游修筑堤坝,乘敌军渡水之机决堤,河水突然暴涨,刘黑闼军被唐军打得一败涂地。刘黑闼率残兵败将逃往突厥。河北叛乱终于被平定。

?李世民又引兵攻打徐元朗,夺回了十余个城池。

(2)、权势熏天

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功名日盛,已经到了权势熏天的地步。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便因赫赫战功“拜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旧唐书?太宗本纪》以下简称《太宗本纪》)

武德元年七月到十一月,李世民任大元帅西征。最终平定了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凯旋回到长安后,“官拜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坐镇长春宫、关东兵马并受节度。寻加接着加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太宗本纪》

武德三年二月,秦王平定刘武周之乱,悉复旧地。“诏就军加拜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太宗本纪》

武德四年,洛阳之战后,秦王因战功赫赫,导致李渊封无可封,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其官职之大,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凌驾于百官之上。

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重要的是,“天策上将”可以开“天策府”,自置官署,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这原本是东宫太子才能享有的权力。

在击败窦建德,迫降王世充之后,李世民率大军返回长安。凯旋之军声势浩大,身穿金甲的李世民率领一万铁骑和三万武士浩浩荡荡的回到长安,一时间,秦王李世民的威名遍传天下,世人只知有秦王而不知皇上、太子。

不仅如此,秦王后来又拥有了一个连东宫都没有的权力,那就是发行货币。武德四年,李渊改革币制,因为秦王功勋盖世,所以李渊赏赐秦王三个“铸钱炉”,这意味着其拥有在全国发行货币的权力,而东宫却只能靠政府拨款来运作。

武德“八年,加(秦王)中书令。”《太宗本纪》

李世民南征北战,他每攻占一个地方,最为关心的不是争夺金银财宝,而是遍访能人志士,收为己有。

天下既定,李世民深知自己武功已经登峰造极,于是便将发展势力的重心由武转文。为招揽文人儒士,开设文学馆,号称“秦王府十八学士”的杜如晦、房玄龄等。暗中将大量人才收为己用。

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李世民终于培养出了自己的强大的势力集团。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为核心,包括于志宁、孔颖达等文臣以及侯君集、秦叔宝、程知节等武将在内的大批人才。与此同时,李世民在长安暗中培养了一支由八百个武艺高强的将士组成的精锐部队,不仅保护着秦王府的安全,还在后来“玄武门之变”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玄武门之变前的秦王,虽不是太子,却堪比太子,其在朝廷中的威望,比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论在军中势力和威望,恐怕连皇帝李渊都望尘莫及。

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唐高祖李渊与正妻窦氏生有四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玄霸少年时去世。所以真正陪伴在李渊身边帮他打下大唐江山的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这三个儿子。

在晋阳起兵和李唐王朝初建之时,李世民与哥哥李建成实力相当,分别统领着左右三军。二者都是建功无数,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所谓“上阵父子兵”,李家父子能够同心同德,但是当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时候,却因为权力分配不均,父子兄弟产生了矛盾和裂痕。

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其功勋远远超过了太子李建成。

(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自知智勇及战功、威望皆不逮秦王,心怀忌惮。“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受到威胁,遂与四弟齐王李元吉密谋倾覆李世民”《中国通史》

于是李建成连手四弟李元吉,明枪暗箭,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陷害秦王;同时李世民集团亦针锋相对,毫不相让,双方骨肉成仇,互不相容,视同水火,持续明争暗斗,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扪心自问,秦王功勋卓著,才华横溢,已经引人注目,让人心生妒忌。既然已经站得这么高了,他会轻易放弃触手可及的君临天下之位吗?再加上高祖本来就在他和李建成兄弟之间摇摆不定,集团内部的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荣华富贵亦不遗余力地怂恿他努力去夺取皇位。

反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东宫太子一伙抛入万丈深渊。

这种种因素纠缠在一起,最终使得李世民走上了这条充满血腥的夺位之路。

然而在李渊的偏袒下,太子集团逐步占了上风。在数度暗算失败后,李建成、李元吉分散秦王的属下,削夺他的兵权,准备寻机除掉秦王。

为了挽回局势,最终秦王搏命一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秦王先发制人,率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发动政变,李世民射杀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各五子,卒至手刃同气、骨肉相残、喋血宫门;而后逼迫父亲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两个月后继承了皇位。

结束语:李世民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乃千古一帝,其才华盖世,开启了贞观之治,让大唐走向盛世,四海宾服。“他的作为奠定了新的统一王朝强大昌盛的基础。”《中国通史》其在历史上是一伟大君王,但亦有难以抹去的污点——“玄武门之变”,因而背上了杀兄屠弟逼父的恶名!

李世民战功显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储君不兵变会死吗和李世民建议不迁都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李世民明明战功显赫,为何没有被立为储君

标签:# 兵变# 战功# 显赫# 会死#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