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面对威胁,古代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直接控制漠北草原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面对威胁,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直接控制蒙古草原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蒙古为什么不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地图里蒙古不在中国里
  2. 蒙古人均土地面积世界最大,矿产极丰富,为什么这么穷
  3. 面对威胁,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直接控制蒙古草原
  4. 为什么有人说蒙古国不属于汉字文化圈

为什么地图里蒙古不在中国里

??

因蒙古是独立国家,雅尔塔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同盟国为争取苏联对日本宣战,美、英两国在未通知中国以及其他盟国之下,于1945年2月11日与苏联签定涉及外蒙古以及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又称“雅尔塔密约”)。其中要求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以及英、美政府必须给予承认。8月8日在德国投降正好三个月后,苏联对日本宣战。一百五十万苏军在蒙古集结后进攻中国东北、朝鲜等地的日本关东军。其间外蒙古提供后勤并派军队参加了苏军对日军在内蒙古的作战。为继续取得同盟国对中国战区的支持,1945年8月14日,经过与苏联两个多月的谈判,中华民国政府同意雅尔塔协定相关内容。

蒙古人均土地面积世界最大,矿产极丰富,为什么这么穷

国土面积大人口少,内需需求量小,工业产值少,因国家大部分是游牧民,生活及其简陋,吸引外资投资少,矿产业是需要资金周转的,没有本钱,有矿开发不出来,也就等于是死宝,这能富吗?

面对威胁,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直接控制蒙古草原

在中国古代,位于中原的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间的常态是战争,期间游牧民族数度南下占领华北地区,更有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例子。但中原王朝只是沿着长城防御,最多深入北境犁庭扫穴,鲜有占领北方草原的先例,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原王朝的根本——农耕。

在我国有一条“农牧界线”,其从大兴安岭东麓穿过辽河中上游和阴山山脉,直抵河西走廊到达青藏高原东边,在这条分界线以南即是适合农耕的地区,往北则土地较为贫瘠,只能放牧。虽然农牧界线随着气候的变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大抵是和历朝的长城线相吻合的,它不仅将中华民族大抵分为两类,还给双方的作战带来了影响。

界线以南的中原地区因为从事农耕,收获较多较为富足,而北方则贫穷一些所以游牧民族南下作战,往往能够就地补给,对后勤的依赖较低,而中原军队北上需要自备大量的粮草,沿路没有能获得补给的地点,所以中原军队的北上难以持续。而古代军队除了作战外,屯戍也是其的一个重要职能,屯戍即是屯田卫戍,在守卫国土的同时从事生产以降低后方的后勤压力,但在农牧界线以北,屯田难以进行,若是放牧,所得又不足以养活自己,因而中原军队鲜有长期在农牧界线以北驻扎的案例。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为何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直接控制蒙古草原了,连基本的屯戍都难以做到,占领更是难上加难,以明朝为例,洪武二十年设立于边外的大宁卫,在当年储存了114万石粮食,而两年过后,这批粮食已经告罄,由此可见在农牧界线以北驻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为什么有人说蒙古国不属于汉字文化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东亚一个五个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朝鲜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均有中国文化的强烈印记,而蒙古,既是中国的邻国,又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中原王朝,却在它的文化中从来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中华文化的影子,真的是一点都没有。

关于这段故事,就要从历史说起了。

在中国历史上诸多的少数民族政权里,元朝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

特别在哪里呢?

我们算一算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维持比较长久的有北魏、辽国、金朝、元朝和清朝。

1:北魏是鲜卑族政权,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鲜卑族就开始全面的汉化,连北魏的皇族姓氏“拓拔”都被改成了“元”,北魏的贵族们全部换成汉姓,国家制度,民族风俗全部向汉族学习。

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鲜卑族作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民族,因为民族融合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2:辽国,契丹族政权,在辽国历史上搞“治汉人用汉制,治契丹用契丹制”,一千多年前就搞了一国两制制度,但随着时间推进,契丹族和汉族不断混居通婚,辽国灭亡后,契丹族也成为了历史,被融合进了其他民族。

3:金国,女真族的金国,在入主中原之后执行的是全面汉化的制度,很快变成了一个跟中原王朝一样的封建大帝国。蒙古崛起之后,金国连老家东北和关外草原都丢了,中原的女真贵族甚至不会骑马。最终,农耕化的女真政权被蒙古和宋朝消灭在了中原。女真族退化回了部落状态。

4:满清,满清吸取金国教训,倒是把老家东北封锁的死死的,生怕将来被打倒回不去老家。但满清自己的汉化政策也是执行的最彻底的,但清末,连皇帝溥仪都已经不会说满语,北京的八旗旗人绝大多数不会说满语,生活习俗一如汉人。到现在为止,满语已经成为死语,满语的民族存在吗……仅仅存在于户口本上。

发现了特别之处了吗?

在所有曾经统治过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中,只有蒙古,从来没有接受过汉化,从13世纪占领中原开始,八百多年后,蒙古族依然保持了民族的鲜明特色,文化、语言完全独立。

原因是什么呢?

从元朝开始,蒙古就对民族独立性非常重视,在民族层面拒绝汉化。

蒙古虽然在政治层面上向汉族做出很多妥协,比如从《易经》中取国号等。但蒙古贵族和平民,从来没有汉化的意思。元朝历史虽然不长,一百年不到,却拥有九个皇帝,而这九个皇帝中,除了元世祖忽必烈粗通汉语,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精通汉语之外,所有的皇帝都几乎不懂汉语,这与清朝皇帝精通汉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除此以外,所有的蒙古贵族也都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终元朝结束,蒙古贵族中主动学习汉文化的人也很少,公文往来都是蒙文一份,汉文一份。连那些皇帝的尊号,他们本人也更注重“蒙古大汉”的身份,而对什么“英宗”“文宗”完全不感冒。

之所以元朝如此拒绝汉化,因为他们从心里就没有敬仰过汉文化。

在元朝建立之时,蒙古已经横扫了半个地球,暴打了伊斯兰文明,活捉了哈里发,也暴打了基督教文明,围攻了维也纳。无论是东方的南宋,中亚的花拉子模,西亚的阿拉伯人还是欧洲的封建主,通通都是蒙古的手下败将。

而这些文明,先进程度都远超过蒙古,蒙古充分了解过汉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一句话讲——蒙古人是见过世面的。

所以,面对汉文化时,元朝不想北魏、辽、金、清一样好像进了城一样,蒙古觉得——也没啥了不起嘛!

典型的例子是——元朝把儒生,当成跟和尚道士一类的存在。蒙古人认为儒生有自己的圣经、古兰经(四书五经),有自己的神(孔子),有自己的庙(孔庙,古代全国都是,现在很少见了),这不就是宗教嘛!元朝尊重宗教,你们自己去找地方念经吧,我们不干涉。

所以,和清朝的文字狱截然相反,元朝的文化相当自由。像元曲《窦娥冤》的唱词“老天爷,你塌了罢!你塌了罢!”,拿到清朝只怕又是一场屠杀。

整个元朝,一百年间只开了三次科举,三十多年才开一次,而且录取人数还极少。所以元朝根本就没有一个文官统治阶级,完全是蒙古式的贵族统治,因此他维持不了一百年的统治也是意料之中。

但是还是凡事有利有弊,元朝虽然不到一百年,蒙古族却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回到了他们的故土。

元朝之后,蒙古迅速恢复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还跟明朝打了好些年的仗。清朝崛起之后,吞并了蒙古,然后清朝对蒙古进行了长时间的分化瓦解。

清朝的统治者认为,汉人对满族威胁不大,真正能威胁满族政权的,是蒙古这样的游牧民族。所以清朝对于蒙古贵族,极力拉拢,对于蒙古平民,则通过喇嘛教和划分旗区等方式进行迫害打压。而对于中原的先进文化,清朝则始终拒绝向蒙古渗透,尤其漠北蒙古(外蒙古),几乎完全受不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清朝灭亡之后,外蒙事实上独立,内蒙归入中国。对于蒙古族来说,蒙文和蒙语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是个奇迹,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中,蒙语是少数几个还被广泛的认同和使用,内蒙有蒙语的电视台、广播等,除了蒙语、藏语、维语之外没有几个少数民族语言有这种待遇。

而外蒙古情况更为特殊,外蒙古被苏联改造后,连传统蒙文都抛弃了(蒙文,不是蒙语)。上面那种蒙文是传统蒙文,也叫回鹘蒙文,而外蒙参照俄文改造了蒙文,叫做西里尔蒙文:

外蒙古受苏联的宣传,对待中国始终保持敌视态度,接受俄国文化远远多于中国文化,以至于中国商店在外蒙连汉字招牌都不敢打,更不要说向人家传输文化了。

OK,关于面对威胁,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直接控制蒙古草原和蒙古为什么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对威胁,古代中原王朝为什么不直接控制漠北草原

标签:# 王朝# 中原# 不直接# 我的# 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