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百科知识网

站长百科知识网

农村人杀猪抱着猪蹄使劲吹气,猪毛干干净净剃掉,简直太聪明了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农村杀猪后,为什么要往猪体内打入空气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农村杀猪后,为什么要往猪体内打入空气的知识,包括毛左为什么横行中国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农村杀猪后,为什么要往猪体内打入空气
  2.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是谁
  3. 张宗昌为什么被叫做狗肉将军,他在山东都做过些什么
  4. 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农村杀猪后,为什么要往猪体内打入空气

农村杀猪后,为什么要往猪体内打入空气?又到年关了,一旦过了农历腊月24小年以后,农村可以放开进行杀年猪了,也是屠宰企业或者是动检部门,允许农村开始杀年猪的传统的风俗。这段时间农村杀年猪特别的流行,而且也特别的热闹,几乎每个农村都有很多人杀年猪,特别实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都有杀年猪的风俗习惯。农村杀年猪大部分都是为了制腊、肠腊肉以备春节过后使用,或者除了购买新鲜的猪肉,放心的猪肉,以及比较便宜的猪肉,毕竟自家喂的猪自家杀年猪确实的省很多钱,显得家庭吃猪肉比较充足。这些年由于猪价比较贵,我们这里杀年猪的比较少,但今年由于非洲猪瘟病的影响,导致了生猪价格特别低迷,一些农户又开始打算进行杀年猪了。在杀年猪的时候,把猪杀死以后,要往猪身上打气,一般适用打气棒从杀死猪的一个后腿割一道口子,把打气筒的管子插入腿里面,然后一个人用手攥紧,一个人进行打气,直到把猪的肚子和四只腿全部充满气以后,像一个气皮囊一样。记得在过去由于没有打气筒,杀猪的人一般用嘴吹,一直把整个猪吹满气为止,是一个特别累人的活。其实对杀了猪以后,往猪身上打入气,只是为了把猪身上的毛好刮掉,用热水一脱,然后用工具把猪身上的毛很轻易的就刮掉了。如果不不给死猪打入气,猪身上的毛是相当难弄掉的,而且也要特别的费事,极不方便,这就是农民杀猪长时间总结出的实际经验。总之,对于农村杀年猪传统上为了让猪身上的毛好垮掉,就在杀猪以后打入气体,然后让猪的表面全部鼓起来,再用热水一烫,很容易把猪毛刮掉了。否则的话,猪身上的毛是非常难刮干净的,这就是农村杀年猪常年总结的经验之谈。当然现在屠宰场杀猪就不用这么费事了,全部用机械化一条龙服务,几分钟就把一头猪的毛干干净净的,既方便快捷又干净利索,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是严嵩父子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都说清朝的和坤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其实和坤只能算得上是清朝最大的贪官。那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该是谁呢?这顶帽子,应戴在明代的严嵩父子头上。

明嘉靖四十四年,窃权达二十多年的奸相严嵩,终于失败倒台。其子严世蕃斩于京师,人心称快。严嵩的脑袋虽然保住,但受到籍没的处置。籍没,也就是抄家,将全部家产充公。据说,东厂、西厂在抄严嵩的家时,有过一本账,后来印成一册书,书名《天水冰山录》,记载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特大贪污犯之一,积二十年之搜刮,所积聚起的像山一样的财富。取这个书名,就是来自“太阳一出冰山落”的语意。严嵩发迹颇晚,但捞起钱来,却如饿虎下山,永无厌足。别看此人起步迟了,但贪污的悟性高,动作快,手段恶,胃口大,一进入内阁,就把嘉靖哄得团团转,马上把几个同僚,如曾铣、夏言,排挤出局;正直大臣,如杨继盛、沈鍊,予以杀害。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是一个比他坏上十倍的败类,两人沆瀣一气,卖官鬻职,贿赂公行,敲诈勒索,作恶多端,搜刮民财,疯狂聚敛。据《天水冰山录》所载,仅是他北京的府邸,江西的老家,查抄出来的财产,计有:一,纯金器皿3185件,重量11000余两;二,玉器857件;三,耳环耳坠267双;四,布缎绫罗纱绒14300余段;扇柄27300余把;五,南昌和分宜的第宅房店3300余间。总值约合人民币3亿至4亿元的样子。但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卷三十五《明代宦官》一节中责疑:“严嵩为相二十年,《明史》所记籍没之数,黄金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万余两,他珍宝不可胜记,此已属可骇。

显然,严嵩的贪污所得,绝对不是书上说的这个数字。

张宗昌为什么被叫做狗肉将军,他在山东都做过些什么

人称“三不知将军”的张宗昌,还有一个绰号叫“狗肉将军”。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济南人流传着如下一个故事:

张宗昌从小家境贫穷,经常吃不上饭。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揣着枣木棍跑到野地里打狗,然后把狗扒皮后烤肉吃。但是,那时候的野狗多数流浪在坟地里,以吃死人骨为生,而吃过人骨的狗通常两眼通红,济南民间有传“吃过人骨的狗凶过狼”。因此张宗昌每次打狗的过程都惊心动魂,也练就了一副好身板,胆大、勇猛、灵活……

从军后他也把这个爱吃狗肉的习惯带到了军营,并向同僚、部下吹嘘自己当年打狗的“事迹”。而且因为从小打狗身上带着一种“杀气”,济南城里的野狗见到张宗昌就跑,或者缩成一团等着他来杀戮。久而久之,喜欢打狗、爱吃狗肉的张宗昌被称为了“狗肉将军”。

不过对于这个济南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也有一些民俗学者表示不同意见。认为是张宗昌爱打牌九,而广东人把牌九称为“狗肉”,所以爱打牌九的张宗昌就被称为“狗肉将军”。其实这个说法极其经不住推敲,因为张宗昌从小到死的主要活动地点就是东三省、山东,虽然也曾在江苏等南方地区活动,但作为一个地道的山东人,张宗昌应该更喜欢打麻将而不是牌九,退一步说他即使会打牌九,也不可能随广东人的称呼将其称之为“狗肉”。

而张宗昌17岁就从山东掖县(今莱州)闯关东,18岁就去了中东铁路当了筑路工,后来还前往西伯利亚淘金并担任总工头。后来在山东从军,并最终投靠了东北军。这段经历也极可能使张宗昌有了吃狗肉的习惯,因为东三省、山东等地都有吃狗肉御寒的风俗。

把张宗昌称作“狗肉将军”还与民间对旧军阀的痛恨有关。1925年4月,张宗昌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山东军务督办,在“有枪就是王”的年代里,拥兵自重、身担苏皖鲁三省剿匪总司令的张宗昌武力逼走省主席龚伯衡,自任省主席,成为山东实际上的统治者。

济南的民间称,张宗昌在山东期间的苛捐杂税极多。民间有则故事:一名天津来的商人坐火车来到济南做生意,因为一身有钱人的打扮而被军警盯上,一路尾随想找茬敲诈。但这名天津商人也非常精明,就是不给这群人以机会。最后,这名商人因内急在火车站上了一个厕所,进来后被军警强行索要“厕所税”……

而入主山东后仅一个多月,张宗昌就武装镇压了青岛纱厂工人的大罢工。鱼肉百姓、疯狂敛财、草菅人命、以日本为后盾的张宗昌此后被济南人称为“狗肉将军”,意思就是他为人贪婪、粗鲁、残暴,虽然是个将军但其实就是一个爱吃狗肉的混蛋而已。

张宗昌在山东曾留下过“诗人”的美名,为了塑造自己能文能武的形象,这名胸无点墨又偏爱附庸风雅的“狗肉将军”最出名的诗有二首: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要说起来张宗昌为什么爱写诗,其实这跟当时的军阀传统有关。在民国初年,几乎所有的军阀都以“举办教育”、“重视文化”而自居,张宗昌自然也不例外。入主山东的第二年,张宗昌就整合了当时的6所专科学校,在济南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并自任校长。这应该是他在山东做过的最大好事吧。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梁冀是东汉历史上最跋扈的权臣,其统治下的那段历史,是东汉最黑暗的时代。下面,我就来说说梁冀都干了什么事。

第一,梁冀为什么能当上大将军?

梁冀能在东汉上崛起,得益于两个人:父亲梁商与妹妹梁妠。

永建三年(公元128年),年仅十三岁的梁妠被选入宫中,封为贵人。四年后,梁妠成为汉顺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梁氏外戚集团开始以火箭速度蹿起。梁皇后的父亲梁商权势扶摇直上,出任大将军,权倾天下。不过,梁商为人谦虚谨慎,名声不错,得到朝野的一致好评。公元141年,梁商因病去世,他留下遗嘱,要求葬礼要简单。无论生前的谦逊或死后的节俭,他美好的名声给儿子梁冀撑起一把保护伞。

与父亲的低调完全不同,梁商的儿子梁冀为人嚣张残暴。他先后担任执金吾、河南尹,仗着出身名门,官运一路亨通。梁商死后,梁冀从河南尹跃迁为大将军,父子两人先后成为大将军,在东汉历史上属首例。梁氏外戚集团的势力一举超过之前的诸家外戚,一枝独秀。然而汉顺帝真的看走眼,梁冀后来差点成了皇室的掘墓人。

第二,外戚擅权

公元144年,时年三十岁的汉顺帝病逝。顺帝一死,梁皇后成为梁太后,梁太后没有儿子,以虞美人所生的皇子刘炳为皇帝。该年刘炳才两岁,太后临朝,必然只能依靠自家兄弟,于是外戚擅权的情况又一次出现,东汉历史进入最黑暗的“梁冀时代”。

小皇帝刘炳五个月后死了,死时不满三岁。太尉李固认为,不应当立小皇帝,应该在诸王之中挑选一个年纪大且品行端正者为皇帝。当时呼声最高的人,是清河王刘蒜,他老成持重,待人接物端庄严肃。

梁冀显然不愿立刘蒜,只有立一个小皇帝,他才能独揽大权。渤海王刘鸿八岁的儿子刘缵被立为皇帝,史称汉质帝。这个结果,令李固十分失望,他与梁冀的矛盾日益恶化。

第三,打击李固

在梁冀看来,李固是他独裁之路上的绊脚石,是眼中钉肉中刺,必得拔除而后快。李固为人清正廉明,公忠体国,深得梁太后的信任。

梁冀指使人写了一折奏章,弹劾李固。

弹劾的内容,归结起来有几点:第一,李固是伪君子,表面上很正派,暗地里结党营私,离间外戚与皇室的感情,居心叵测。第二,汉顺帝去世后,大家都痛哭流涕,李固不仅不哭,还举止轻浮。第三,先帝刚过世,李固就迫不及待地改变各种规章制度,明显是在指责先帝的种种错误。第四,把先帝的旧臣驱逐一大批,自己作威作福。

这些都是什么罪状呢?把白的都说成黑的。李固力矫顽弊、重振朝纲的努力,居然被别有用心地说成是对先帝不敬。梁冀向妹妹梁太后施压,坚持让有关部门调查李固。只要司法机构介入,就算不置李固于死地,至少也要让他丢官。梁太后还算理智,毕竟李固的许多政策都是经她同意的,遂拒绝梁冀,李固侥幸逃过一劫。

第四,毒杀汉质帝

与李固相比,刚满九岁的小皇帝刘缵更令梁冀不寒而栗。

当初梁冀坚持立刘缵为皇帝,就是认为小孩子容易摆布。刘缵年龄虽小,却能明辨是非,只是未能深谙人事的他还是少了谋略。在一次朝会上,刘缵在群臣面前,指着梁冀,突然说了一句令所有人都震惊的话:“此跋扈将军也。”这个过于冒失的举动,要了他的小命。

梁冀意识到自己小看小皇帝了。虽然皇帝还小,总有长大的一天,他心里已经埋下一颗仇视的种子,日后会开花结果。既然如此,不如干掉皇帝。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闰六月的第一天,质帝刘缵吃了一个饼,不一会儿的工夫,突然觉得腹疼难忍,唇焦舌燥。这竟然是个毒饼,而毒死皇帝的人,正是梁冀。

汉质帝之死,说明梁冀的势力已是一手遮天。弑君事件,把梁冀与李固推到摊牌的边缘。

第五,立君之争

有一件事情更为迫切,就是谁来当皇帝。

李固已经铁下心,无论如此也要制止梁冀专权,必须选择一位成年且贤明的王子。他联合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写信给大将军梁冀,强调选帝必须征求三公及诸卿的意见。

面对三公的施压,梁冀不得不召集公卿会议。出席会议的包括梁太后、大将军梁冀、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以及九卿及诸位侯爵,讨论皇帝人选。

在这次会议中,梁冀与李固的冲突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以李固为代表的三公及以大鸿胪杜乔一致推荐清河王刘蒜。面对李固等人的攻势,梁冀难以招架。一来李固选贤立能的原则站得住脚,难找到反驳的理由;二来梁冀还没想清楚立谁为皇帝,提不出具体人选。这一天在激烈的争吵中过去,李固占了上风,可是结局未定。

然而,这时宦官势力卷了进来。这天晚上,大太监曹腾夜访梁冀,外戚与宦官联手抵制李固等人的主张。无论是梁冀或曹腾,都希望立一个可以玩弄于手心的皇帝。两人商议结果,决定立年仅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

第二天,公卿会议继续召开。梁冀抬出皇帝人选刘志,当然遭到李固的激烈反对。这时,梁冀露出凶残的本性,言辞强硬,充满威胁的语气。

在梁冀的淫威之下,李固阵营开始动摇。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大为恐慌,临阵倒戈,其他公卿大夫也纷纷反水,最终李固一败涂地。在梁冀的怂恿下,太后下达懿旨,将李固免职。三天后,刘志登基称帝,史称汉桓帝。

第六,处死李固、杜乔

李固无固被免职,一时间朝野哗然。梁太后安抚士人之心,遂由杜乔出任太尉。杜乔在当时与李固齐名,正直的性格,注定他不可能与梁冀同流合污,于是一场新的政治斗争又展开了。

梁氏集团权势炽热,梁冀的弟弟梁不疑、梁蒙,儿子梁胤等人皆受封为侯。杜乔不畏强权,上书据理反对。梁、杜的矛盾激化,正面交锋不可避免。在梁冀眼中,杜乔已是李固第二,不可不除。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帝国首都洛阳地震。梁冀乘机以“灾变”为由,归咎于三公,罢免杜乔太尉之职。

这时,清河国出了件大事。这件事,可帮了梁冀大忙。

一年前,李固、杜乔强烈要求立清河王刘蒜为皇帝,最终没成功。有两个热血青年怀着对梁冀的仇恨,搞了一次鲁莽的冒险。他们打算劫持刘蒜,逼他称帝。这场政变闹剧很快失败,两人被捕处死。清河王刘蒜受牵连,被取消王号,贬为侯爵,放逐桂阳,最终自杀身亡。梁冀乘机扩大打击面,称李固参与策划政变,要求给予治罪。就这样,李固莫名其妙地卷入所谓的“谋逆案”,被关入大狱。不久后,李固在狱中被秘密处决。李固死后,梁冀一不做,二不休,把杜乔逮捕入狱。入狱当晚,杜乔也被杀害。

李固与杜乔都曾担任太尉,位列三公,他们是唯一敢于挑战梁冀的人。李、杜死后,梁冀更是一手遮天,不可一世了。

第七,骄奢淫侈

由于所谓拥立之功,梁冀受封食邑超过三万户,他的老婆孙寿也封为“襄成君”,阳翟一县的田赋租税都归她所有,每年就有五千万钱之多。

梁冀与夫人孙寿,分别筑起两座巨大的豪宅,一座大将军府,一座襄成君第。两大豪宅只隔着一条街,内部装潢极尽奢华。宅内有崇台高阁,飞梁石磴,有园林假山,山上罗列草木,驯放鸟兽,可谓是应有尽有。宅第着实太大,梁冀要走上一圈,都得乘马车,其豪华程度,不逊皇宫后院。梁冀与孙寿在两座大宅内日日欢娱,夜夜笙歌。官员前来拜访时,得先被门房勒索进门费,时间一长,看门人都成了暴发户,竟然拥有数万两黄金的家产。

要维持这么一种穷奢极欲的生活,连梁冀都觉得入不敷出。三万户的采邑与一个县的税赋,竟然还不够花。怎么办呢?梁冀有办法,他先派人暗中调查各地的巨富,罗列一个名单,然后随便给他们找个罪名,抓入监狱,严刑拷打,逼迫其家人出巨资赎罪。许多富人因此倾家荡产,甚至被杀头。比如扶夫有一位富人,名叫士孙奋,非常富有。梁冀为夺其财,竟将他抓住监狱,折磨致死,全部家产没收,总共有一亿七千万钱。

梁冀统治的时代,是东汉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在梁氏夫妇大肆挥霍、生活奢靡的同时,国库却一日日地空虚。国家没钱,政府的机构还得正常运转,于是所缺费用就转嫁到百姓身上。朝廷下达命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了凑足征收款,对原本生活穷困的百姓采取压榨手段。民不聊生,每天都有大批的百姓或死于官府的棍棒之下,或走投无路选择自杀,一了百了。

第八,独断专行

梁冀虽然拥立汉桓帝刘志,实际上对他严加监控。皇帝身边的人,多数都被梁冀给收买了,每天密探们都要把皇帝的一举一动向梁冀汇报。他说过什么话,见过什么人,甚至吃了什么,梁冀都了如指掌。就算在皇宫内院,汉桓帝刘志也没有自由可言,皇后梁女莹是梁冀的妹妹。皇后控制欲极强的女人,她自己没有生育,若有妃子被皇帝临幸而怀孕,无一不惨遭毒手。

至于朝中大事,完全是梁冀说了算。

当外国或地方政府向朝廷进献贡品时,最好最贵的,先送给梁冀,皇帝收到的仅是次品。想要升官发财的人,排着队去梁冀家中送礼,没人来求皇帝。已经升了官的人,要先去梁冀家中谢恩,然后才能放心上任。

辽东太守侯猛看不起梁冀,升迁不肯去送礼谢恩,结果被梁冀找了个罪名,处以腰斩酷刑。荆州刺史吴树曾查办梁冀宾客门人十余人,在赴任之前被梁冀毒杀。郎中袁著年轻气盛,在皇宫门外上书抨击梁冀擅权,被梁冀派人逮捕乱鞭打死。袁著的好友胡武几乎被杀光全族,死了六十多人;另一位好友郝絜不愿连累家人,在梁冀家门外服毒自杀。文人崔琦文章讽刺梁冀,被梁冀免职,遣回老家,后逮捕处死。

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

第九,梁冀之死

梁冀的独断专行已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桓帝刘志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一件事,终于让恒帝决心与梁冀摊牌。

公元159年,梁皇后死了。谁来顶替梁皇后呢?梁冀相中一人,她就是选入宫中的邓贵人。为了继续控制汉桓帝,梁冀打算把邓贵人认为干女儿。但是他却干了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派人去刺杀邓贵人的母亲邓宣。然而,刺杀行动意外失手,刺客竟然被擒获,把幕后主使梁冀给供出来了。

汉桓帝得知后,勃然大怒,决定铲除梁冀。朝廷内外都是梁冀的亲信,皇帝能依靠的只有内廷的宦官。于是恒帝秘密与五个宦官歃血为盟,组成一个反梁集团。

梁冀耳目众多,觉得皇帝与五宦官行迹诡秘,便派中黄门张恽入宫宿卫,暗中调查皇帝与五名宦官。汉桓帝豁出去了,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

宦官具瑗率领宫廷卫队,逮捕梁冀派来的张恽,罪名是“无故入宫,欲图不轨”。另几个宦官拥桓帝上殿,召尚书火速入朝。皇帝发布诏令,派尚书令尹勋持节前往各要害部门,勒令丞、郎以下官员,一律全副武装,守住自己的地盘。同时,把各部门的印绶符节,全部收缴。桓帝仍然十分小心,没有冒冒失失地调动皇宫之外的军队,他以守卫宫廷的虎贲战士、羽林军为主力,拼凑一支武装,人数不够,就把马夫也派上用场,总计一千余人,在宦官具瑗、司隶校尉张彪的率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梁冀的大宅。

梁冀做梦也想不到,他苦心经营十几年,党羽遍布,竟在一朝之间被皇帝成功翻盘。这一天,梁冀与夫人孙寿,双双服毒身亡。梁氏帝国之梦,就此破灭。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村杀猪后,为什么要往猪体内打入空气

标签:# 打入# 我的# 杀猪# 体内# 空气